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公务员跳槽并非看上去那么“拉风”,也有“不能呼吸的痛

发布时间:2015-04-26      来源: 伍文    点击:

          对公务员跳槽现象不必大惊小怪

          
昨天,多位现身上海人才市场举办的招聘会,捧着“铁饭碗”的公务员如今也想着要跳槽。一位参加昨天招聘、现在某政府部门任副主任科员的公务员王先生表示,他的意愿是,只要能到手7000元以上月薪就会跳槽。(中国网,4月24日)
近日,关于公务员跳槽的新闻很火,受到网友们高度关注和热议。公务员因何跳槽?对此,网友纷纷揣测,或因十八大以来的反腐风暴伤害了体制内的既得利益?或因正风肃纪让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车私用等假公济私的“便宜事”不敢做了?或因党的纪律、规定更加明确严厉公开透明,让一些官员找不到空子“捞油水”了?
十八大以来,一些干部感慨,如今做什么都在规矩定在那里,稍有不慎就会触碰“带电高压线”,动辄得咎让不少官员不由得感叹“官不聊生”。因为体制内种种利益都更加规范更加公开透明,试图通过“关系”、“特权”、暗箱操作等途径或方式谋取不正当利益再也行不通了。这或许是当前公务员跳槽出现一定热度的直接原因?
此则新闻中,王先生直言不讳的说出跳槽的原因。作为在上海这样高物价、高消费的经济发达的大型城市落脚的第一代人,没有厚实的家底,必须依靠自己的打拼获得足够高的收入,才可能买得起房、娶得起妻、养家糊口。虽然离职前已经担任画主任科员,相较绝大部分公务员在基层工作的艰辛,长期甚至一辈子是科员得不到晋升的困境,可算是令人羡慕的了。但在上海这样的城市,每个月5000元的工资的确够低。
曾有一段时间,社会上存在一种声音,对于公务员主动辞职颇为赞赏,认为这是只有非凡勇气兼具非凡才华的公务员才敢做出的出格之举。这说明舆论并未将公务员辞职现象当作正常的人才流动,基于公务员体制内利益和制度僵化和凝固,这种大惊小怪似乎也可以理解。
事实上,对于公务员跳槽现象不必大惊小怪。这应当是人才流动的自然现象。职业三百六十行,公务员只是其中一行,虽然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但从职业特性上分析,并没什么本质区别。每个职业都是社会功能的一部分,区别就在于公务员承担的行政管理和服务功能,由国家财政支付其工资待遇,花的都是纳税人的血汗钱,涉及到全体公民的切身利益,自然倍受社会关注。

公务员跳槽,一方面有利于激活政府人才流动,使人才可进也可出。另一方面,这也是公务员的正当权利。何况,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才能最大程度的体现人才的价值,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且以平常心看待公务员跳槽,没必要将其与反腐牵强附会。

       公务员跳槽也有“不能呼吸的痛

       ”
昨天,多位公务员现身上海人才市场举办的招聘会,捧着“铁饭碗”的公务员如今也想着要跳槽。一位参加昨天招聘、现在某政府部门任副主任科员的公务员王先生表示,他的意愿是,只要能到手7000元以上月薪就会跳槽。(中国网,4月24日)
近来,媒体上关于公务员跳槽的报道很多,舆论对此褒贬不一,有极力支持、赞成者,也有吐槽、讥讽、质疑者。公务员跳槽有何不可?缘何引起各方争议?想必换作其它职业人员辞职,也是惊不起一丝波澜,可见公务员三个字太扎眼,任何关于公务员群体的风吹草动都能引来舆论关注和热议。
曾几何时,公务员是无可质疑为无数求职者求之不得、挤破头也要往里钻的热门职业,是无可争议的香钵钵。抛开见不得光的各种“油水”“灰色收入”不说,公务员有几大吸引年轻人的地方。一是几千年来中国社会以官本位为主,“学而优则仕”对中国人的价值追求影响深远,对于普遍家庭成长的年轻人来说,公务员有着天然的优越感,受尊敬程度位居各大职业首位。能够考上公务员既是身份感的获得又是能力的体现。二是公务员工至上表面上看上去“高大上”,轻闲自在,相对稳定,不用起早贪黑、经受风吹雨淋。
正是基于整个社会对于公务员的固有价值定位,自然对于敢于主动辞去公职的行为无法理解。在十八大以来,中央强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大反腐力度,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不少公务员主动、自愿离职、辞职现象,引起网友热议。一些网友对此点赞,钦佩其敢于离开体制内的勇气。曾有媒体报道,某位已经身居高位的女官员为了方便照顾家人主动辞去公职,甘愿放弃大好前程,后果经调查发现,其辞职的直接动因居然是这位女干部系“裸官”,为了避免被组织调查曝光,于是主动辞职,这类辞职显然无法赢得点赞。不过,类似此则新闻中与王先生面临同样困境而辞去公职的也大有人在。
公务员跳槽也有“不能呼吸的痛”。一是嫌体制内的工资待遇太低,特别是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物价高、消费高,尤其是对于像王先生这样刚落户城市的第一代人,家底不厚,光靠公务员那点固定工资福利显然无法过得体面,甚至连养家糊口都是问题。二是体制内晋升太难、成长空间有限,特别是一些地方晋升不论实绩,唯“关系”唯“资历”,年轻者或有能力者,如果“关系”搞不好,难以晋升。这对于有雄心壮志、才华横溢、能力出众的公务员来说,体制的僵化和凝固令人窒息,唯有跳出体制内,才有一展才华的空间,才有实现人生最大价值的可能。

       公务员跳槽并非看上去那么“拉风”


       昨天,多位现身上海人才市场举办的招聘会,捧着“铁饭碗”的公务员如今也想着要跳槽。一位参加昨天招聘、现在某政府部门任副主任科员的公务员王先生表示,他的意愿是,只要能到手7000元以上月薪就会跳槽。(中国网,4月24日)
曾几何时,笔者在新闻上浏览到关于某某公务员愤然辞职的报道便不禁生出钦佩之情,感叹敢于抛弃体制内种种既得利益的非凡勇气和魄力,公务同跳槽似乎很是“拉风”,这难道不是才华与勇气兼具的公务员才敢玩的“任性”么?
其实,公务员跳槽并非新鲜事儿,舆论对此热议纷纷,莫非是杞人忧天?在前段时间,某知名招聘网站发布一份关于人才流动的分析报告,显示连续三天内有超过一万名公职人员在该网站向潜在雇主投递简历。虽然投递简历与真正跳槽并非一回事,但似乎预示着越来越多的人不再衷情“铁饭碗”。事实上,早在改革开放之初,曾刮起过一股史上最强的公务员辞职风潮之一,而此后,无论何种原因触及体制利益的改革,都并未真正形成公务员辞职潮,只存在零星的主动辞职现象。
此则新闻中王先生已是副主任科员,拿着每月5000多元的固定工资,相对绝大部分自于基层的科员来说,已是值得众人羡慕的了。但正如王先生感慨那般,自己需要养家糊口、买房,那点钱不够花。的确,像上海这样的高消费、高物价的经济发达城市,5000多元的工资换确难以支撑养家糊口之重。看来公务员跳槽并非看上去那么“拉风”。
事实上的情况的确不是那么惬意。绝大部分公务员主动辞职并非浪漫之事,也非意气用事的任性之举,各有种说不出的苦衷。一则反腐与养老改革,令体制内优势不再,不再像以前那般吸引年轻人。二则,虽说公务员工资福利待稳定,或许就社会平均收入水平来说,也并不低,但对于有才华的人来说,就显得相对寒酸了些。许多有能力出众的人在体制内长期得不到晋升,能力得不到施展,循规蹈矩的作息和杂乱重复的工作内容令人窒息。对于有着雄心壮志,不甘平庸的人来说,从体制内跳出去无疑是唯一选择。
然而这是否意味着留在体制内的公力员都是庸才?当然不是,作为党的执政队伍,更不能唯财唯利,必须有着坚定的理念信念,必须始终对党和人民赤诚忠心。其次,要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提升政府效能,更好的为群众服务,就必须干部德才兼备。同时要进一步强化行政体制改革,激活体制内人才更灵活、自由的流动,既实现可进可出,又要强化干部轮岗、挂职等交流锻炼。其次,定期对公务员进行职业培训,一方面提升干部理论水平、强化政治理念信念,另一方面要提升业务技能,鼓励在职学习、培训,让公务员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作者: 伍文
联系电话:
13458011077
地址:四川省三台县
邮箱:621114
邮编:wugw5.ok@163.com














(责任编辑:张井学)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