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司改评论(4):安静地前行,柔软地诉说

发布时间:2015-04-25      来源: 徐徐道来    点击:

 

 

来源于微信公号:徐徐道来,微信号xuxu_daolai,作者徐尔双。法律读库转载此文已获作者授权,其他媒介转载须另行取得授权。

在科普这条战线上,有两条道路,一条是鹰派科普,一条是鸽派科普。顾名思义,鹰派就是用尖喙利爪为手段,啄着你、叼着你、抓着你,让你要怎样怎样,在文字行为上,则是大量的数据分析、引经据典、论证分析,最后丢给你一个沉沉的结论,要你如此这般的去做;鸽派呢,恰恰相反,它没有尖牙利爪,只有咕咕咕咕地絮叨,只有围绕在你周围的踱步,它希望这种改变是你自发的,而不是被强迫的。

说白了,这二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是否对别人形成干预。比如面对意念或气功移物,你选择是冲上去一顿劈头盖脸、醍醐灌顶,然后采取行动对别人予以纠正,还是选择以别人能懂方式进行解释,如若不行,那也得尊重你的权利,毕竟每个人有自己选择的权利,哪怕你选择愚昧,只要不影响别人就好。

在政治上,其实也有鹰派和鸽派,前者中,那些自认为掌握这个世界真理的精英们会发出对他人的干涉,比如父权式的立法,“这是我为你考虑好了的,我对你好,你为何还不识相?”;而后者中,比如保守党,比如保守党里更为保守的茶党,他们坚持保守的自由原则,让这个社会充分的在每个人的选择和博弈中渐渐发展,让这个社会因每个人的选择而充满自由的活力和多样性,而非指令和计划所带来的无生命的机械和单调

如果在法律思想上,也有鹰派和鸽派的区分,那么徐徐君觉得自己还真是鸽派的。因此,对于柔软地徐徐君来说,遇到在当下根本解决不了的问题,咱往往绕着走,不会去和它发生正面的冲突,咱既不会像誓师一样拍着胸脯说“拿不下来提头来见”,也不会在问题面前给出个解决的期日,更不会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未来的聪明人多着呢,他们总会根据他们所在的那个时代提出解决的办法

可能,你会批评徐徐君,说,这太消极,你太怂。如果是明知是鸡蛋碰石头的结果,我真认怂。那问题是不是不解决了呢?如果非要碰一次,那我也得等把石头化成沙子再去碰

 

其实,咱们有很多小伙伴都无法回避的被这次改革所裹挟,并正为自己的未来而忧郁。有小伙伴告诉我,我进法院都十几年了,我只会干这份工作,而且好不容易熬成了法官,现在说改就改,这么多年来辛勤地加班、办案到底是为了什么?徐徐君听着也挺难受的,是啊,眼前的付出和回报,没成正比,然而这种比率真是这样算的么?

当什么不是当呢?只要我们热爱我们从事的工作,愿意为这个职业去探索,就行了,不必在意这个职业本身会给你带来什么样的名号、什么样的利益——分工不同而已。我们都说,杜甫是诗圣,鲜有人会拿他当过校检工部员外郎的职位说事,伟大的托马斯·杰斐逊的墓碑上赫然写着“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人,《弗吉尼亚州宗教自由法令》的执笔人,弗吉尼亚大学之父,安葬于此,而不是第三任美国总统这一名号。万般带不走,只有业随身,所有的头衔你是带不走的,而能让别人记住的,是您在您一生中做过什么有意义的事情

干什么不是干呢?在科学史上,有很多外行进入到一个新领域作出重大发现的故事。其实,在法律这个圈子也是这样。我们每个人都在不停地找寻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都在不停地进行着选择,对过去的那个自己不断地进行着修正。只是你在做着当下这份职业、工作的时候,你有没有尽情地区享受、挖掘它,有没有像一个小孩儿那样去不停地观察和发现这个世界。如果当你认为,某种东西是永恒正确和伟大的时候,也许你已经老了,也许你有了那个无法舍弃的利益,被一些固有的认识和观念所裹挟住。也许过不了多久,你就会被那些正在拼命成长的孩纸们给推到历史边缘

也许我们的法官和检察官们会说,说得轻巧,这涉及到每个被改革的人的切身利益。

是啊,这确实涉及到我们的切身利益。然而改革真的会隔断我们的利益么?如果你早就有自己的定位,早就知道自己的水平在市场的定价,早就有自己的打算,你会因为组织的变动而影响到利益么?

拿百度那么大一个组织来说,里面的员工,有的是别的企业的老板,有的是别的企业的顾问,有的甚至是上市企业的CEO、合伙人。然而百度为什么能留住他们?难道是百度害怕竞争,难道是百度害怕他们跑路?

因为利益。他们知道自己为什么要留在百度,就这么简单,哪怕自己已经算行业内比较牛逼的人物,哪怕他们早就能独当一面、呼风唤雨。

换句话说,你想留,有你留下的理由,你想走,也有你走的理由。你说你想当法官,如果你用自己的能力在市场中形成了自己优厚的定价后,还依旧如此坚持,愿意投身到法院这个组织,那恭喜你,你确实应该作法官;如果你仅仅是为了那每个月涨起来的津补贴,仅仅是为了一份安定,仅仅是为了把自己关起来不管这个市场正在发生什么,那么恭喜你,等以后那些律师、老师想当法官时,你依旧得给他们让路。如果以上都不是,你有你自己继续做法官、检察官的理由,说明你真的知道了自己的利弊,——在你的价值体系内,留在组织是最佳的选择。

 

在回顾历史中每一次改革的过程中,那些鲜活的生命留下的实践和经验不断地在向我证明一个道理:一次看似正确的突兀的建构,往往不如渐进的发展和前行;一段看似辉煌的建构表象,其往往经不起社会历史的检验和解构;一次次道德的感召,往往经不住人性的考验和推敲;一种看似强大的集体尝试,往往不如个体自由选择来得真实和有效……

而面对未来的那个不确定的东西,我们每一个深处改革浪潮的人,真的没有必要用那么多的心思去思考改革本身会给自己的带来什么。作为一个人,我们似乎更应该思考,这个世界上那些属于你自己的东西和自己的路,而只有那个东西和那条路,是我们应该去守卫和坚持走下去的

无论那个改革的结果如何,作为一个见证者和体验者,我们将拥有别人全然无法感受的东西,这只会属于你,几年、十几年之后,也许我们会回过头来重看这段历史,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是有问题的,什么是不该做。而我们终将老去,当我们面对未来那帮我们必将面对的年轻人时,对于那些我们认为不该做的,希望能在我们这里一刀斩断

好了,让咱们用一个字来结束本次的评论:

——背朝过去,我们能有所交代;面向未来,我们得有份谨慎;立足当下,我们得有份担当。当我们不知道自己最终将滑向那里时,用心地去感受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的变化,并做你认为对的选择,做你认为当下最应该做的事,多交几个有爱的朋友,多读几本有趣的书

 

有人问,徐徐君,每天你哪有时间看书和写东西呢?其实徐徐君想说……,徐徐君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啦!但是呢,每天哄完孩子入睡以后,就是徐徐君读书和写作的时间。为什么要垫根凳子呢?因为把脚垫高,才能让然然君躺在腿上,解放双手,以便翻书和旁注啦。但是,就是这样,每过一个半小时,还得起身走走,因为脚会被压麻……

徐徐君平日里要读到凌晨,接着写到凌晨2点,接着睡4个多小时起床,接着写和校稿、发公众号。每天的生活,大概就是这样,没有什么新意的,连抱着孩子都在读,很无趣吧?但这也许就是咱们中国许许多多小小小法官的一个缩影。为了法治和实现公平正义,我们真的很努力,真的……

别忘了,你身边有我这么个为您读书的说书人。不论改革将把你们带向何处,徐徐君始终都在这里,并借着这个微信公众号平台坚定地站在你们的身旁。如果咱们只是匆匆擦肩的过客,我希望你走的幸福美好。

让我安静地陪着你,柔软地向你述说……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