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领导,请收了您的神通吧 | 理想与现实

发布时间:2015-04-24      来源: 安帅的KTV    点击:

领导,请收了您的神通吧 | 理想与现实
 

 

来源:安帅的KTV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对小和尚说:“徒儿啊,你既然到了我这里出家你就要做到终身不出庙门。”

小和尚想了想后问道:“师傅,万一有一天我发现了一个对于我更有帮助的寺庙我可以去吗?或者我想还俗了怎么办呢?”

老和尚恶狠狠的说道:“你敢,看我不打断你的狗腿!”

小和尚低声嘟囔道:“佛经有云,万事皆因一个缘字。奈何师父却偏偏如此偏执,竟还犯了嗔戒。”

老和尚大骂道:“你这个小秃驴竟然还教训起我来了,你要是敢跑去其他寺庙,我就四处宣扬你是因为犯了戒律被我逐出庙门的,看谁还敢收留你。嘿嘿,你要是想还俗,那我就说你实乃天生一妖魔,佛祖都渡你不得,让众人对你望而生畏,视为异类。”

小和尚没有吭声,眼中闪烁着泪花。

 

昨天网络上出现了一则北京市某法院为防止人才流失而出台的相关规定,该规定一经发布,短短几小时内就充斥于法律人的朋友圈内。我看到之后虽觉可笑,但已无力吐槽,毕竟这不是我第一次见到类似的霸王条款了。

但是今天当我再次看到一则某地法官哭诉主官不让其参加国考的帖子后,再也不能抑制自己那颗正义之中略带闷骚的心,不免想说两句。那些制定了或者准备制订各种防逃跑规定的单位,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人要逃跑?其实很简单,就以下两点。

 

员额制:使得法检的年轻人从“官本位”的美梦中醒来

 

这些年轻人只能算是广义上的年轻人,他们之中很多人也许早已不再年轻。但这一批人有一个共同点:各部门的骨干。这批人曾经怀揣梦想走入法检大门,渴望在此施展自己的才干,实现自己的抱负。官本位的思想在中国根深蒂固,几千年来大家都以从政为荣。有几个迈入公务员队伍的年轻人内心不是怀揣着一份要当书记的美梦?又有几个进入法检队伍的小朋友心里没有树立起一份要做检察长、院长的“痴心妄想”呢?这有错吗?我觉得没有错,拿破仑早就对此有过评价: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这些年轻人进入工作岗位之后兢兢业业,每一天都在想该如何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在工作之余不断地看书、学习,目的就是一个:成为业务骨干,作出一点成绩来让领导看到。他们想:只要我干的好,一定会有提拔的机会的。

事实上,他们可能不知道一句话:领导不一定是业务骨干,但真正的业务骨干,那就永远只有干活的命。因为你是骨干,有一天不让你干活了那就是最大的奢侈浪费。干就干吧,这些人傻了吧唧一干就是好多年,到头来级别甚至还没那些参加工作几年的政治部、办公室的新人高。

随着司法改革的到来,这些人一度充满了希望,赞叹道:“啊,我们美好的春天就要来了。”

 

但随着司法的具体方案逐渐揭开了自己的神秘面纱,这些人再也没有当初的兴奋了,取而代之的确是一种深深地不安与失落,核心就在于员额制一词。他们忽然发现,别说当初的检察长、院长的梦想了,就连检察官、法官的名号对于自己都成为了一种奢望。

不少没有办过一起案件的领导们名正言顺的要进入到了检察官序列,而真正办案的骨干转眼间确要变为了司法辅助人员。看看各地那些所谓检察官、法官的考试办法吧,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就是笔试成绩百分之三十,其他的百分之七十是什么?不得不说员额制已然成为了一次披着法治外衣的人治表演,很好,很彻底。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昔日的骨干们还能平心静气的陪那些“检察官”、“法官”愉快的玩耍下去吗?有一部分说我认了,但还有一部分人却动摇了。于是乎,大批法检中的骨干力量犹如逃离一般的跑出了那座曾给与他们希望的大楼。逃,代表了很多的无奈与辛酸。

 

金钱的诱惑:无法不面对的现实

 

信仰的缺失使得当今社会已经出现了“金钱万能论”,在这里我不去谈论金钱到底是不是万能的,我只想说,没有人民币的孙悟空,你终究还是一只猴。腰缠万贯的白骨精,你就是万人膜拜的大明星。你可能会说,法检人员的收入不低吧,至少温饱肯定是有所保障的。没错,但你要知道有一句话叫做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收入低不低你要看你身边的参照物是什么了?而法检从业人员的最直接参照物就是律师。同样一个案件,法检人员付出的心血可能是律师的几倍之多,但是最后获得的收入确有可能不及律师的十分之一,甚至更多。最主要的是有的时候你会发现,那些一个案子收入是你N倍的律师,也许水平比你差了好远好远(当然,律师是一个综合性职业,很多时候业务水平只占了全部能力的百分之三十到五十)。一次两次你可能会说,我有我的职业信仰。但要是你接触的多了呢?你还能如此决绝的说出这句话吗?

年轻的时候你对金钱可能没有过多的渴望,但是随着你不断的成长,结婚、生子、孩子上学等一系列的事情到来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上了一辈子的班,最后甚至不能换来一套房产。随着公务员即将并入社保之后,这种想法会越发强烈。想来想去,他会觉得是到了要为自己及家人去拼搏的时候了。

 

他们为什么要走?以上两点够了吗?在我看来足以。现在看来,你这种断了人官路后又想断人财路的行为合适吗?

一味的围追堵截,可能换来的不是偃旗息鼓,而是彻底决堤。

一切不以解决问题为前提的规定,都是耍流氓。

这种规定只会造就出更多的徐庶,甚至有一天某位同志会在您面前流着泪高喊道:“从今天起,我与你恩断义绝。”

所以,领导们,请您再善良一点,收了您的神通吧!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