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网购退款几十元账户却多出1万元,警方:系新型网络诈骗

发布时间:2017-11-09      来源: 上海法治报    点击:

在网上购买几十元的物品,因为物品货不对板,要求商家退款。商家不仅爽快退款,而且还“错误”地多退了10000元。把商家多退的10000元私吞?当心,这可能是一种新型的网络诈骗手段。

 

记者昨天获悉,日前,该所辖区居民就遇到这样一宗涉嫌新型网络诈骗的案件,所幸,在公安机关的帮助下,事主陈女士(化名)只损失了2元的日利息,没有造成更大的损失。

 

 

网购退款多了1万元

 

今年10月一天,江门的陈女士到江门市公安局江华派出所求助,称其在某网购平台上购买一件价格几十元的物品,后因为物品不合适申请退款。“店家”也很爽快,“指引”陈女士通过某支付平台办理退款手续。很快,陈女士的银行卡就收到了退款,然而,陈女士一看银行发来的短信吓了一跳,短信显示银行卡打进去了10000元。紧接着陈女士就接到“店家”的电话,对方称刚才由于操作错误,错转了10000元给陈女士,要求陈女士把钱退回去,不然就会报警。看见银行卡里真的多了10000元,陈女士几乎相信了。

 

陈女士说,当时看到这多出的10000元,自己还真有点心动了,“想不还对方。”然而,“店家”却一天内不停地打电话给陈女士,要求她把钱退回指定的账号,还恐吓要告她。

 

1万元实际是贷款

 

因为对这笔钱的来路有所怀疑,有所警惕的陈女士还是决定找公安机关求助。民警判断这名“店家”十有八九是在实施诈骗,陈女士如果真的转账给对方,就会“中招”。

 

民警在陈女士的手机上打开了其之前“退款”时使用的支付平台,并点开了支付平台里的“贷款页面”,里面显示陈女士刚刚从平台借了10000元。原来,骗子所谓的“退款指引”,只是误导事主用自己的手机在支付平台内贷款,操作成功后事主很快便会收到自己借的钱,而骗子则称这是其退款操作不当而错转给事主的,要求事主退回去,以此实施诈骗。

 

“据我们了解,所谓的‘店家’,可能就是一个骗子。”办案民警告诉记者,“他们利用网络贷款的一些漏洞,通过让买家点击链接的方式,自动给买家办理了贷款业务。”

 

通过退款实施诈骗

 

办案民警介绍,据他们调查,“店家”给陈女士办理的这项贷款,10000元的年利息达到700余元。“通过贷款收利息是次要的,主要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诈骗。”“店家”要求陈女士把10000元转到其指定的账户上,这个账户正是“店家”自己的账户。“店家”并没有让陈女士办理贷款还款手续,陈女士贷款仍然有效,她还要还这笔钱和利息。“‘店家’就会骗走这10000元。”他说,“这个‘店家’就是一个骗子,故意发有问题的货,让买家要求退款,借此骗钱。”

 

当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后,在民警的协助下,陈女士当场通过手机操作进行还款,虽然还是损失了2元的当日利息,也算是万幸。 

 

来源 | 网信上海、澎湃新闻

———————

◆ 上海法治报



(责任编辑:总编办)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