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确定进一步简政放权、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类别时,李克强总理说“我看到有家媒体报道,一个公民要出国旅游,需要填写‘紧急联系人’,他写了他母亲的名字,结果有关部门要求他提供材料,证明‘你妈是你妈’!”“这怎么证明呢?简直是天大的笑话!人家本来是想出去旅游,放松放松,结果呢?”李克强说,“这些办事机构到底是出于对老百姓负责的态度,还是在故意给老百姓设置障碍?”(据2015年5月7日 中国广播网) 有庙就有和尚,也会有前来上香的信徒。因此,简政放权不能仅仅盯着下放了多少项行政审批权,更要看拆了几座庙,赶走多少和尚。一边重拳精简机构,一边彻底撒手放权,这才是有效的治本之策。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句话孔子很爱说,在《论语》里出现了两回,也几乎成了两千多年来的为政名言。不在位上瞎操心,不仅圣人不赞成,就是老百姓也会说你“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但是,如果在其位却什么也不干,那就是“尸位素餐”,老百姓谓之“昏官”。 “在其位,谋其政”,公务员手捧铁饭碗,拿着纳税人的俸禄而无所事事,显然是说不过去的。问题是,目前各级地方政府超编进人、擅自设立机构和提高内设机构的级别、超规格和超领导职数配备干部、越权审批机构编制、上级业务部门干预下级的机构编制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定职责、定机构、定编制”成为一纸空文,简政放权空喊空转不落实。 正是由于部门内设机构膨胀、内部层级过多,以及大量设置非常设临时机构的问题,导致机构设置陷入“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恶性循环之中,一直在消肿,始终在肿胀。按照有关编制的规定,省级政府机关为50个左右,地区一级为30个左右,地级市为40个左右,县为30个左右。而实际情况是:省级平均超出了15个左右,其他分别超出20个、15个、10个左右。如果依照市场经济体制精简的新要求,各级地方超编的机构更多。 构臃肿,人浮于事,自然要逼迫一些部门机关主动找米下锅,没事去找事干,办理类似证明“你妈是你妈”的荒唐事情,在其位,瞎谋政。否则,也就确实成为闲人再也没有什么事可干了。这样,也就进一步加剧了政府一些“该管的事”没有管到位,而对一些“不该管的事”,手却“伸得特别长”的状况,致使人民群众“办事难”的情况有增无减。 事实说明,机构改革就不仅仅是政府的职能转换、简政放权问题,也不是单纯地让政府及各种社会、经济组织的职能各归其位的问题,而是首先要彻底做好政府“瘦身”的工作——要拆庙赶和尚。光赶和尚不拆庙,只能逼迫和尚暂时出山避避风,待机重新回归。唯有拆庙赶和尚,才能彻底阻断和尚回归的念想和基础,使简政放权成为现实。 在5月6日的常务会议上,李克强要求,各部门不能“放空炮”,更不能“糊弄了事”,要坚决打破部门利益,保质保量完成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简政放权无疑需要以上率下,国务院各部门不“放空炮”,地方各级政府也不能“虚晃一枪”,真正在“定职责、定机构、定编制”见实效。是此,方能终止“你妈是你妈”的笑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