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道光帝的那碗面片儿汤

发布时间:2015-04-28      来源: 公务员必读    点击:

 


晚清总理衙门章京、民国清史馆编修李岳瑞在他的历史笔记《春冰室野乘》中记载:一日,道光皇帝想吃面片汤,令御膳房备办。次日,内务府奏,请添置御膳房一所,专门供应此物,尚需设专官管理,总计开办费数万,每年经费数千。皇帝说,用不着这样,前门外某饭馆片儿汤做得非常好,去买碗就是了。半天之后,内务府复奏,那个饭馆已经关张了,您要想吃片儿汤,非得在御膳房开设专门机构不可。读罢令人哭笑不得。

 

面片儿汤是北方人的家常饭,其原料仅面粉和水,配料不过时蔬调味,家常到几乎所有北方的男女老幼都能做的地步。为了这碗面片儿汤,还得专门开设一个衙门,建一套机构,派一任大员,自然少不了再拉一班人马……

 

道光皇帝连满汉全席都不稀罕,且不说每日三餐都有吃不尽的山珍海味,仅全国十八省小吃也是吃不过来,还在乎这一碗面片儿汤吗?也许皇帝一生只有一次想到的这碗面片儿汤,为何让内务府的大爷们如此煞费苦心?难道全然是因为对皇帝主子的孝敬吗?恐怕不只这么简单。

 

皇帝不想开办这个面片儿汤局,点名到那家饭馆,奇怪的是这家饭馆竟然关张,迟不关早不关,偏偏在这关键时刻关张?再说,内务府的大爷们就那么傻吗,放着打发人去门口买一碗的轻松活儿不干,偏要揽一个起锅升灶常年烟熏火燎的苦差?其实症结所在就是内务府的大爷想自己另起炉灶。

 

道光皇帝两问,内务府大爷两答。前后仅一天半时间,不过36小时,从工作流程和时间节奏上看,内务府的大员,雷厉风行,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皇帝的金口玉言,变成金科玉律。办事效率之高,每次都不超过一个工作日,并且每次都能提出一个落实圣旨的实施方案。冠冕堂皇,道貌岸然。而实际上,内务府两次奏报,每次都只为皇帝提供唯一一个方案,使得贵为天子的皇帝别无选择。貌似君君臣臣,看似天地纲常,实则内务府大员是以奴才的身份毕恭毕敬地向他的主子漫天要价。

 

有勇气诏告天下、把自己从太庙开除的道光皇帝绝非等闲之辈,可为何对身边奴才们却如此无可奈何?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同样,伴虎老手的内务府大爷们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且不说内务府下辖的七司三院,遍布全国的织造、海关、外贸的衙门机构超过50多个、专职官员超过3000多人,在庞大的御膳房系统中有一处仅供皇帝一人日常饮食的养心殿御膳房也有五局数百人之众,竟无可做这种技术含量极低的家常便饭之人;仅宫内大小御膳房不下数百处之多,竟无一处可容这种仅需锅灶即可的简易操作之地。

 

由此引发的机构膨胀、冗员剧增、铺张浪费、贪污腐败就可想而知了。大员们手上打着给皇帝办差、为皇帝服务的幌子,心里却在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利用皇帝之名,为自己立司开局,安插私人,敛财、捞好处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一是算经济账,二是算政治账。名利双收,两全其美,何乐不为呢?由此不难理解满清政府腐败到什么程度,无能到何等地步。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