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欢迎来到史上最好的生育时代

发布时间:2015-06-06      来源: 学术中国    点击:

欢迎来到史上最好的生育时代
 
 
 
来源:职场女超人 编辑:学妹
 
 
 

 

 

昨天在游泳馆遇到一位同事,聊起孩子,她一脸恐惧,“我是很害怕要孩子,听说有了孩子,个人时间就全被占据了,特别惨。”我想了想,“确实,我闲暇时间的绝大部分都用来陪孩子了”。

 

看到她流露出一种“你看吧,还好我没生”的表情,我不得不补充了几句,“可是养孩子的过程,会特别有成就感,比如你看着他一点点长大,看着他从什么都不会慢慢学会好多事情,看着他跟你长得很像,是你生命的延续,想想等你百年之后还有这么一个人代替你在这个世界上继续活下去,还是很美好的。”

没错,这是我的心里话。生孩子之前我也很犹豫,生完之后的磨合期也会十分抓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感谢宝宝来到我们家,这也算是对所“投资”的对象忠诚度提升的表现吧。

 


社会进步—生育率变低—人类灭亡?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社会舆论普遍认为,高大上的职业女性们是没时间没精力也没兴趣生养孩子的;被戏称为第三种人的女博士,找不到老公、没有孩子是理所应当的;经济越发达的国家、女性地位越高的国家,生育率是越低的。

 

确实,对不少事业女性而言,事业我所欲也,孩子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孩子而取事业也。一是读完书猛然发现年龄已经大了,二是高知人群对孩子的质量而非数量有着更高追求。中国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文盲比受大学教育的妇女平均要多生2.82个孩子。二十年来,这种学历越高生育率越低的现象,成功塑造了女知识分子高冷的形象。

 

有位老师曾经振振有词:你看人家欧洲,经济多发达啊,不用计划生育人口都负增长了,照这个文明程度发展下去,全世界人口负增长,人类可就很快灭亡了啊!说的很有道理,我当时竟然无法反驳。

 

 


高知女性生育意愿提升:与想象不太一样?

 

直到最近看到下面这张图,突然觉得人类有希望了。美国的Pew研究中心统计了1994年和2014年处于40-44岁之间未生育女性的比例,并按照学历水平进行分类。之所以选择对40-44岁进行统计,是考虑到女性绝经年龄通常在45-55之间,超过这一年龄再生育的比率很低。从图中明显可以看出,未生育女性的整体比例是下降的。

 

 

当然,从图中还可以得出一个更重要的结论:虽然高学历女性的未生育率在2014年仍然更高,但20年来,本科以上高学历女性的未生育比例下降程度远高于低学历人群。1994年,35%获得博士学位的40-44岁女性未生育,而到2014年这一数据降低至20%。

 

最后,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发现:博士的未生育率甚至降到了比女硕士们更低的水平。这一数据可以为长期被当做“第三种人”的女博士们洗冤了。整体看来,这个群体嫁人生子的“入世”生活状态已经与普通大学毕业生没有什么区别。当然由于需要在学校中花费一些时间,她们的生育时间会相对推迟。但因为整个社会女性群体的首次生育时间都在推迟,30岁之后生育的女性比例不断攀升,女博士们泯然众人,也没什么突兀的。

 

那么,是什么让女人们怀孕生子意愿有所提升呢?家庭成员的支持和经济社会支持力度的增加是两个重要因素。

 

 


政治进步:家庭支持增加

 

随着女性地位的提升、尤其是高知女性家庭地位的提升,她们的家庭合伙人更有意愿分担育儿工作。《经济学人》给出以下论据:1965年左右的时候,女性所承担的家务工作量是男性的5倍,而目前这一比例已经降低为2倍。乍一看两倍还是很多,但比起几十年前,已经是天壤之别。

 

在回归家庭的大趋势下,“缺失爸爸”的现象得到缓解。这点相信大家深有体会,以前经常听到各主流媒体报道宣传各式模范人物“三过家门而不入、忙到无法照顾自己家人,更无暇估计孩子的成长,直至为国家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的典型事迹,而现在基本上听不到了,说明社会的价值观已经开始发生变化了。

 

母亲是否愿意要二胎,或是更多孩子,与父亲是否愿意共同承担养育责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头胎的时候还没有表现机会,二胎确实值得好好评估。其实,男性参与育儿过程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稳定家庭结构降低离婚率。忘了在哪里看到的,说是男性很难看到别人的付出,而对自己的付出耿耿于怀,所以他们对这个家庭奉献的多了意味着沉没成本高了,出轨概率和家庭离婚率也会降低,嘿嘿。


安安爸爸就是当下社会中典型的好同志。当时月嫂走了阿姨刚来,他请了一周的假期帮我过渡适应;我上班后离家远,回家晚,回家照顾孩子的工作就落在了爸爸身上。有时候周末阿姨不在,孩子爸爸还要负责做饭。我爸经常感慨,虽然我小时候他也承担了一部分家务和看孩子工作,但比起我老公,他自愧不如。不过每当说到这里,他都会加上一句振振有词的话:“我那时候的表现已经是非常称职了,这是时代不同了”。其实,爸爸高度参与家庭育儿工作在当下并不是特例,周末楼下遛娃的奶爸一大群,几个妈妈群里还有朋友是全职爸爸在家带娃,听起来非常励志。

 

 


经济发展:商品服务业支持力度加大

 

随着精细化育儿理念被广泛接受,商品社会的成熟使育儿过程更加便捷。家长们不必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经历来洗尿布、熨尿布、折尿布,尿不湿的出现为忙碌的现代人节省了很多时间(当然家长也有继续使用尿布的权力)。配方奶粉、婴儿罐头、婴儿食品的出现,以及早教和托管行业的发展,也使得母亲有可能更早地回到工作岗位。看看海底捞新建的儿童活动室,你会发现商业社会有各种方式造福于妈妈们。

 

当然,商品社会中育儿代表养育孩子的成本的显著增加,意味着家庭需要有更多的财力支持。从这一点来看,高知女性群体本身的工作意愿和能力让她们有更高的职业收入,其择偶标准高意味着家庭收入高,让他们有能力抚养更多的孩子。

 

同时,社会财富的积累意味着国家有能力提供一些便于妈妈们的公共服务。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对孕妇、带小孩的家长就越有好,如母婴室等基础设施也越完备。在美国,一些州的公立幼儿园是免费的,孩子不满一岁就可以送去托管,这解决了很多妈妈的切实问题。我国的公共服务虽然现在还达不到这种水平,但地方治理确实正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也是对妈妈们的利好消息。

 

 


生育意愿先降后增

 

2012年,一篇名为《俄罗斯鼓励生育政策的成效》的文章提出,发达国家女性的生育率随着发展会呈现先降后升得趋势:随着早期的经济发展带来的女性社会地位提升、家庭结构变化和经济压力的增加等因素,生育率会降低。

 

“因为经济发展使女性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女性变得更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同时,也降低了生育愿望。社会发展同时也使婚姻发生了很大变化:结婚年龄变大,离婚率升高。养育小孩也变得越来越难以负担,特别在城市,对很多父母来说,养育小孩意味着生活水平将严重下降。”

 

但社会的进一步现代化发展,将有助于发达国家的生育率再次提高。虽然性别导致的分工不公平现象仍然存在,但男女平等的发展趋势已是大势所趋。对欧洲经济水平和生育率的横向跨国比较,也得出过类似的结论:经济越发达,生育率反而越高。

 

“社会现代化意味着,女性取得以往被男性所垄断的社会地位,男人同时也和女性一样必须承担家庭责任。……这种趋势下,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首先会导致人口增长急剧下降,在男女平等社会结构趋向稳定后,生育率将再次上升并稳定在较高的水平。”

 

说白了,以前经济水平低、医疗卫生条件差,女人地位低,孩子一是传宗接代二是为了将来养老,但结果却导致自己的生活条件更差,用计划生育部门的话说是“因超生致贫”。当经济发展与女性地位提升同步进行的时候,传宗接代的压力减少,人们不指望孩子养老,甚至最近有很多人声称也不需要孩子孝顺。这时候生不生孩子,完全是自由的选择。

 

可见,社会的开放和进步在给予妈妈们更多自由选择的权力,在这种宽松环境下,女性可以不再迫于外部压力生孩子,这反而却促成更多女性、尤其是高知女性愿意养育一个或多个属于自己的高质量宝宝。

 


写了这么多,就是希望能给各位高知大龄、且还在犹豫是否要生孩子的朋友们以信心:在这个有史以来对女性、对妈妈最宽容的时代,做妈妈的你们照样会拥有最美好的一切,不信试试看?

 

同时,作为新晋妈妈群体的我们,应带着感恩的心去拥抱这个史上最好时代,并尽我们所能支持育儿相关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这不但可以让我们的孩子能在更美好的未来组成家庭、抚养子女,还能防止人类灭亡,够酷吧?

 

参考文献:Having it all, and then some, The Economist, 2015 May 23rd.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