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调查称53.0%受访者求职时在乎户口

发布时间:2015-05-31      来源: 中国青年报    点击:

调查称53.0%受访者求职时在乎户口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教授刘昕认为,学生为了拿户口,放弃了自己的专业和更能创造价值的岗位,是人力资源的扭曲和浪费。从某种意义上讲,现在形成了人力资源的双重市场:有户口的市场和没有户口的市场。这妨碍了市场对劳动力流动的引导。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城镇化难点问题。抓紧实施户籍制度改革,落实放宽户口迁移政策。一时间落户政策和户籍制度改革再次成为社会热议焦点。

大学生求职时是否仍看重户口?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2009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求职过程中,看重户口的受访者占16.8%。23.3%的受访者会为户口而放弃更好的就业机会,68.1%的受访者认为户口会限制其职业生涯的发展。

受访者中,28.4%的人在北上广深,34.5%的人在各省省会和其他副省级城市,24.6%的人在二线城市,在三线城市及以下的占12.5%。

23.3%受访者会为了户口放弃更好的就业机会

“户口能解决当然更好,但我不会强求。我更看重未来发展。”中国传媒大学大四学生段玉章,并不打算一直留在北京。他的规划是先在北京待两年,为以后去二三线城市发展做准备。他表示,工作是为了有一个更好、更安定的生活环境,而北京并不是适合最终留下的地方。

调查显示,求职时,受访者更看重薪酬福利(72.1%)、发展前景和上升空间(63.5%)、公司实力和声望(39.5%)、个人兴趣爱好(34.1%)、工作性质与内容(30.7%)、离家远近程度(25.2%)、公司所在城市(24.9%)、企业文化(18.8%)等因素,户口(16.8%)所占比重最小。但在对待户口的态度上,仍有53.0%的受访者表示在乎,其中12.2%的受访者非常在乎。

北京某985院校应届硕士生赵娜(化名)在签约一家央企后,被告知因“超龄”而被取消北京户口,这让她感到非常被动。“其实从薪资待遇来说,央企可能不是多么诱人。就是因为能解决户口,我们才去考虑。如果早点通知,还来得及调整求职规划,但现在错过了太多机会”。

调查中,23.2%的受访者会为户口而放弃更好的就业机会,48.5%的受访者不会放弃,28.2%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教授刘昕认为,从学生个体的角度讲,这是一个理性选择。户口现在拿不到,可能以后都拿不到了。所以很多学生选择先拿户口,工作发展以后再说。

“但是,学生为了拿户口,放弃了自己的专业和更能创造价值的岗位,从这个角度看,是人力资源的扭曲和浪费。从某种意义上讲,现在形成了人力资源的双重市场:有户口的市场和没有户口的市场,这妨碍了市场对劳动力流动的引导。从长期来讲,这种差异是不合理的,对很多私企来说,是在人才获取方面的歧视。”刘昕说。

数据显示,68.1%的受访者认为户口会限制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仅23.8%的受访者认为没有限制。

54.0%受访者表示落户政策过于严苛

调查显示,54.0%的受访者表示落户标准过于严苛,48.6%的受访者认为落户手续过于复杂。其他问题还有:落户周期过长(29.9%)、落户政策改动过大(26.8%)、落户政策不透明(20.7%)。

复旦大学2014届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生纪希(化名)的落户过程非常波折。“2014年上海市应届毕业生积分落户的分数是72分,我学的专业属于教育部重点专业,应该是73~74分,落户应该没有太大问题”。

然而,等到2014年10月,上海市首批获准落户毕业生名单发布时,纪希并没有看到自己的名字。她打电话给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对方只是让纪希继续等待。直到纪希单位的人事部传真介绍信询问时,才发现学生事务中心认为他们单位存在退工率的问题。

原来,纪希的单位以前都是通过下属公司与毕业生签订合同,等到毕业生完成上海落户后,再把合同签回来。学生事务中心发现了这个问题,认为纪希的单位有“作弊”嫌疑,就叫停了他们的落户工作。纪希单位的人事部只好又补充了一些材料,证明上一届落户的员工依然在本公司工作。在焦急等待两个月后,纪希才最终办好了落户手续。

调查中,63.3%的受访者期望落户办理手续可简化,49.4%的受访者期待确立相对稳定持久的落户标准,33.9%的受访者认为高校可增加落户指导培训,32.3%的受访者建议扩大积分落户的范围,25.5%的受访者期望人社部门提前告知相关政策调整时间。

刘昕认为,公共政策经常改变带来的恶果就是民众对政府没有信任,对国家长远发展不利。“老百姓对政府的行为没有合理预期。无论是官员还是企业家,做事可能都在追求短期效应,对一些资源有抢占的心态”。

57.0%受访者对试行的积分落户和居住证制度持观望态度

还有哪些政策会对求职者的就业选择产生影响?受访者认为是:产业调整政策(44.7%)、目标城市落户政策(39.5%)、公务员企事业单位改革(35.3%)、中西部就业学费代偿政策(30.1%)、鼓励大学生创业政策(27.2%)、城市基建发展规划(23.4%)等。

“户籍制度背后最大的问题是,高考录取本身是按地域来划分的。附加在户籍上的住房、教育、就业、医疗等福利不取消的话,户籍就有它的价值。”刘昕分析,户籍制度改革不是单纯的户籍问题,涉及教育、医疗、社会保险等多方面。“在体制上的很多节点没有打通之前,户籍制度不太可能有大的改动。必须先改革户籍制度背后的隐形福利及其分配方式,如果不先把这些复杂的问题解决掉,单纯进行户籍改革也会带来混乱”。

对于今年开始在个别城市和地区试点的积分落户和居住证制度,有19.2%的受访者表示看好,并且准备申请,57.0%的受访者持观望态度,想看看实施效果再说,也有14.2%的受访者并不看好。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符国群认为,北京通州地区积分落户是让行政计划分配进京指标向市场竞争、市场分配的方向转变,值得肯定。不过在试行积分落户过程中,如何突破现有进京指标造成的资源垄断,对指标进行合理的再分配,让长期居住在北京的优秀人才看到落户的期望,是改革过程中的难点。

他建议,积分落户的条件应综合考虑人口基本素质、学历、居住工作时间、对城市的贡献,权重要合理,形成全面的评价体系。其次要透明公开,让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积分是怎么算的,以后可以得到多少分。通过充分、透明、公平的竞争来获得北京户口。

受访者中,56.8%的人在普通院校,30.1%的人在211院校,12.0%的人在985院校。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