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四平棚户区改造,民心工程还是黑心工程?
发布时间:2015-05-20 来源: 中国之声 点击:
次
很多城市里久住棚户区的居民,都期待着改造、回迁,那样不仅能够获得高价值的回迁房,还能得到不菲的补偿金,但是如果这房子一拆7年,久久得不到安置,无家可归的拆迁户会是怎么样的心情?
吉林省四平市就有这么一些市民,他们作为棚户区改造项目的被拆迁户,老房子已在2008年被拆除,按照协议约定,本该在18个月后回迁入住新房,到如今,他们已经在外租房生活了整整7年,回迁房仍难以入住,但原址上建起的商品房却正在热销。
这些本就不富裕的棚户区居民四处漂泊,生活陷入了窘境,一些年长者更是没能等到回家的这一天就已经去世。记者调查发现,类似情况涉及四平市多个棚改地块的数千居民,那么,吉林四平棚户区改造的背后究竟是造福于民,还是借棚改之名牟房地产之利呢?

(今天上午,四平市棚改区的回迁户,要求见城建局的领导,可是电梯间的大门被紧锁)
刘女士是吉林省四平市棚改27#地被拆迁户,她告诉记者,这一地块共涉及居民1077户。

据27#地被拆迁户提供的《吉林省城市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 产权调换协议书》记载,甲方即拆迁人是“四平市金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乙方是被拆迁户,拆迁原因为“棚户区改造”,产权调换房屋的交付期限为18个月。
刘女士介绍,今年五月已是他们租房生活的第八个年头,但开发商从未支付过合同中约定的“过渡费”。

7年间,房价和租金不断上涨,刘女士为此搬了3次家,现在和母亲一起借宿在亲戚家。

棚改27#地被拆迁户的回迁小区叫金宇和园,回迁区域内,道路尚未平整硬化,三三两两的施工人员不时出现在渣土、建筑垃圾、砖堆和搅拌机之间。即便如此,已有部分被拆迁户领取了新房的钥匙,68岁的高淑芳就是其中之一。

高淑芳告诉记者,老伴每月1千多块钱的退休费是家里唯一的收入,给儿子分户后,自己可调换的产权面积与回迁房最小户型36平方米还差8个平方,按照协议约定,这部分面积要按交房时的市场价给开发商补足差额,但按协议约定,开发商本该在2010年前后交房,那时的市场价远没有现在这么高。
高淑芳说,不领钥匙,开发商就不支付过渡费,自己还得继续交房租,领了钥匙,从未支付过的过渡费也只结算到2014年9月30日。

【被拆迁户跪求政府官员解决回迁难题(图片由当地市民提供)】
被拆迁户冯殿武今年81岁,他告诉记者,在棚改27#地上,还有一部分是原来集体土地上的宅基地,房子早拆了,但协议不算数了。
依据产权调换协议,记者来到四平市金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了解情况,负责人徐海林介绍,这里共涉及回迁家庭900多户。

(金宇和园商品房)
在金宇和园,与回迁房仅一墙之隔的大片商品房已经入住,售楼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块地上的商品房早在2010年就已开始销售。

与售楼小姐口中所说的西洋风格不同,棚改14#-1地块被拆迁户陈治民老人租住的房间里一片漆黑,眼睛要适应一会后才能勉强看到人影,尽管此时已是正午。老人蹬上炕沿儿抬手摸索着按下灯口上的电灯开关,为了省钱,他平时不开灯。

老人的帽檐儿、领口、袖口、下摆、膝盖、裤脚、鞋帮,到处飞着毛边,手里攥着一根由塑料管烤弯成的拐杖。

依据产权调换协议,记者来到棚改14#-1地块的拆迁方——四平市建龙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郭占河说,这一地块共涉及动迁家庭700多户,开发商与建筑商的纠纷以及42个钉子户是导致回迁难的主要原因。
开发公司说这都怪“钉子户”,那你说说为什么商品楼早早就入住了?难道说住商品房那一块的被拆迁居民,素质就是高?就是比回迁房那边的配合你们工作?
记者调查发现,在吉林省四平市,类似遭遇的被拆迁户还不止这些。
张女士指认的地块上,商品房已经入住,回迁房尚未完工。
记者:白宇
编辑:高爽、夏文
(责任编辑:郑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