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诺贝尔奖得主尤努斯:贫困的根源不是人而是体制

发布时间:2015-04-27      来源: 网际传媒    点击:

 

 

 

贫困并不是穷人造成的,不是穷人自身的缘故,是由外部因素强加给他们的。我们自己建造的体制导致了贫困。

 

 

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谢大家,我非常高兴再次回到北大,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经历,就像我提到的那样,我第一次来的时候还没有获得诺贝尔奖,可能就是后来我来了北大,所以我获得这样的诺贝尔奖,我应该更多的来北大,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奖项。

 

很高兴今天回到了北大,像介绍人说的那样,我和大家分享我的故事不是非常长的演讲,而是跟大家讲述一下我的经历,我为什么这样做,我所处的环境,到底是什么样的环境让我产生这样的做法。

 

让我开始走上贷款这条道路的环境是当时我在吉大港大学教书,由于饥荒,旁边的小村镇有很多艰苦和贫穷情况,所以我希望能够在我力所能及范围内帮助大家,尤其是大学旁边的小村镇可以做出一些什么。所以我就开始做一些小事来帮助他们。同时在那个时候我们看到有高利贷的现象出现,因为在那个时候高利贷者借很少的钱给借款人,然后控制他们的生活,把他们的血汗榨干,情况很糟糕。

 

大家在书上读到这些问题的时候可能感受不是这么真切,但是当大家真实地看见这样的事情发生,感想就不一样,所以这给我一个非常大的触动。而且那个时候我觉得非常无助,我是一个非常渺小的人,而且在这样一个复杂环境中,你自己一个人很难撼动整个系统,这不是一个小小的村镇问题,也不是一个区域的问题,而是整个国家的问题,是全世界的问题。

 

虽然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沮丧的情况,但是我突然想到,我还是可以做一些事情的,我可以给这些人借钱,我自己拿钱借给他们,如果我给他们借钱的话,他们不需要找高利贷者了,他们会有更多的自由,至少在某种情况下我可以保护村镇中的一部分人。这一个想法让我受到很大的激励,我开始从我自己的兜里掏钱借给别人。这些穷人非常喜欢这些方式,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这样的方式,让我有越来越大的动力,我希望更多贷款给这些人。

 

大家可以猜到,几个月以后我没有钱了,因为大家都想跟我借钱,我就去银行,看银行是否可以给这些穷人借钱。银行说不,我们不会借钱给穷人的。我内心十分挣扎,我劝说银行借钱给穷人,但他们反复告诉我们不能给穷人贷款,因为穷人的信贷额度太低。

 

我就问他们之前是否给穷人借贷过,他们说没有。我说,既然你们从来没有这样做过,那么你们怎么知道这些穷人不值得你们借贷呢,你们应该借款给他们,然后看是否可以把钱收回来。他们说,很明显不能收回。

 

因此,我对他们感到非常气愤,我开始批评他们,直到现在我还是这么批评他们,我说,银行就应该借钱给公民,这是银行的使命或者是责任。而实际上现在的现象是什么呢,银行成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机构,它们管自己叫银行,但是借钱的对象是富人,对没有钱又需要钱的人却不借钱。

 

我想说的是,真正合理有逻辑的做法是相反的方法,应该借钱给穷人,而不是借给有很多钱的人。当然这一说法遭到了银行的嘲笑。银行说你这个人根本就不懂什么是银行。我花了几个月的时间跟银行打交道,劝说它们,最后我跟银行提出,我自己愿意作为一个担保者,我跟这些穷人来签合同,来承担担保他们的风险,如果一个穷人不还钱,我来帮他还,如果他们所有人都不还钱,我就帮所有人还钱。

 

要劝说银行接受这种提议是非常不容易的,我花了很多时间,最终银行接受了把我作为一个保证人。我非常高兴,我和银行签署了所有的文书,从银行借到钱,给了穷人。

 

这是设计了一种体系,我要让穷人能够真正地还债。而人们确实也能够按时还债,也是非常激励人心的事。但慢慢地,银行又开始不愿意贷款,因为它们觉得随着贷款规模不断扩大,有一天这个体系终将破灭,它们仍然不相信这种体系是可以运作下去的,还是觉得自己会赔钱。看到银行这种担忧,我觉得应该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银行,这就是为什么我建立了格莱珉银行。劝说政府给我们牌照建立这个银行也很不容易。在1976年的时候我们建立了这家银行,而1982年才真正拿到银行牌照。

 

人们会问我是如何做到自己创建一个银行,专门服务于穷人呢?银行体系是非常复杂的,尤其是保证穷人可以还钱的一个体系。但这对我来说不是非常复杂的事情,我不是非常懂银行业,我不需要知道它的流程和它的规则到底要怎样,只是看一下传统银行是怎么做就可以了,因为我就专门做跟传统银行相反的。

 

就是说,传统银行贷款给有钱人,而我贷款给穷人;他们去城市中心贷款,而我去偏远乡村贷款;他们贷款给男人,我贷款给女人;他们要有抵押品,而我不需要抵押品。我们银行完全不需要抵押品。所以我们就不需要签署很多的法律文件。既然我们不需要法律文件,我们的银行就不需要法律顾问和法律部门,所以我们是一个完全没有法律部门的银行。

 

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和传统银行相背离,我们把格莱珉银行称为真正的穷人银行。原来的传统银行都是富人持股的,富人拥有的,而我们做相反的,我们的格莱珉银行是穷人拥有的银行。我们总是与传统银行背道而驰。我们做的不仅仅是小额贷款,我们甚至颠覆了整个传统,完全和传统银行反过来,这就是为被忽视的穷人服务。

 

今天,格莱珉银行有850万借款人,他们拥有这家银行,他们是我们银行的股东,为银行做重大的决策。现在我们的贷款总额,就是小额贷款额已达到15亿美元,我们还款率接近100%,我们没有任何的严重不良贷款问题。就像最初那样,我们要求借款人必须作储蓄。我们不光借钱给他们,他们同时需要存款,所以每一个借款人都有一个存款账户,他们在自己的存款账户里一点一点把钱积攒起来。现在做了38年,已经成了一个传统。我们可以看到人们现在非常高兴地把钱放在银行里,每周都攒一点,他们的积蓄也就越来越多。我们有850万客户,积少成多,这个数额还是很大的。

 

我们借出去的资金都来自我们储蓄系统,我们从储户拿钱把这些储蓄借给穷人,所以我们格莱珉银行的资金不是来自于外部,而是来自于内部不断产生的新资金。今年有一个挺有意思的发展。今年我们总共的储蓄额已经超出了17亿美元,我刚才说到我们的借贷仅为15亿美元,借贷者存进去的钱比贷出去的钱多,而不是像普通人想的那样,把钱给了穷人,他们还不回来。他们存的钱比借的钱多。所以我一些银行业的朋友经常在谈他们有多少借款人,将会增加多少借款人等等,我跟他们说,不要再用借款人这个词了,因为我们看到现在银行是冲这些人借钱,而不是这些人找我们借钱,因为这些人在银行放的钱比他们借的钱还多。

 

大家存储的习惯建立起来了,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妇女,她们过去很少能看到现金,但是现在,她们在银行里面有了存款,对自己的生活都有了信心。这些妇女很多是不识字的,因为她们从来没有上过学——她们没有上学的机会。但是,我们尽可能地保证让这些女童去上学,我们通过贷款项目确保借款人100%让他们的子女上学,而且我们给他们提供教育贷款,让他们能够接受高等教育。所以现在,我们的借款人里有很多他们的第二代,他们的子女。

 

我们银行已经运行了38年,很多首批借款人的子女现在已经上了大学,现在都是专业的人才,有医生,有工程师,还有其它职业。我们看到很多母亲和她们的女儿长的非常像,母亲是完全不识字的,但是女儿却是一名医生。我们把这两代人放在一起,感觉对比非常的明显。我们经常想,这个母亲其实当初也有机会当医生的,是她不努力吗,不是的,因为她也非常勤奋,非常勤劳,她就是没有机会,没有人给她任何受教育的机会,连最起码的识字机会都没有。她的女儿因为格莱珉银行的贷款,有机会上了大学,毕业当了医生。如果格莱珉早成立几十年,她的母亲说不定也会成为一名医生、工程师或者从事其它职业。

 

每当有人问我贫困的根源是什么,什么造成了贫困的时候,我总是清楚地回答,贫困并不是穷人造成的,不是穷人自身的缘故,是由外部因素强加给他们的。我们自己建造的体制导致了贫困,所以不责备体制、却总责怪穷人本身,认为他们自己不学无术,没有做事的能力或技能,其实这是不正确的,他们是和其他人一样平等的人。

 

我在工作中反复思考这个问题,在做格莱珉银行的时候也看到了很多其它问题,比如医疗。当你是穷人的时候,你的健康状况也不会好,这是相关的。造成贫困的体制也造成人们健康水平的下降。所以我也想解决这样的问题——怎样改善这些和我们一起工作的人们的健康状况?所以我们在做小额信贷的时候,我们也在解决一些医疗健康问题。其中一项就是我们改善他们的卫生条件。

 

我们知道孟加拉的卫生条件很差,人们从来不用厕所,所以我们在格莱珉制定了一个规定,如果你是格莱珉银行的一员,你一定要至少挖个坑当作厕所使用。开始的时候很多人都不接受,不理解,但是我们的规定非常严格,因为他们也需要工作赚钱,所以他们就会开始挖坑并当作厕所使用。然后我们会贷款给他们建立更卫生的厕所,进一步帮助他们解决卫生状况。像我提到的,现在有850万人家里都有了卫生的厕所和其它的基本卫生条件,这在孟加拉是个非常重要的改变。它还有一个传染效应,可以影响村落里的其他家庭,让他们也改造自己的厕所,改善他们的卫生状况。孟加拉过去和印度、巴基斯坦等其它周边国家一样都有很大的卫生的问题,但是现在孟加拉的卫生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是我们通过激励达到的。

 

所以我做银行的时候开始关注很多小的问题,想要逐个击破。在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我养成一个习惯,就是见到问题,就要创造一个社会企业专门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个问题,所以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创造了很多不同类型的社会企业,专门针对不同的问题。有一些社会企业已经做成了非常大型的企业,但是每一个企业都不是为我赚钱的,也不是为其它任何人赚钱的,他们的宗旨是为人们解决问题。很多人说你不为了赚钱,那你办企业干什么,因为企业就是赚钱的。我说我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我主要是为了让企业帮助解决问题。他们对我非常的不理解,我说不用不理解,这个就是我们应该做的一件事情,我只不过就是以创造企业的方式来解决罢了。

 

通常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搞慈善活动来解决,资助他们上学,资助他们看病,帮助他们开发技术等等。但慈善有一个问题,慈善是你把钱借给他,你只能是授人以鱼,不能授人以渔,只是一次性的帮助,所以我把这个方式做了改变。我推出了一些业务模式,通过企业的模式来开始提供资金上的帮助,而且这个钱是可以收回来的,这样的话钱就可以自己持续生钱,可以形成一个循环。我经常要说服别人接受我的观点,他们很多的时候不想听,所以我就起了一个名词“社会企业”。社会企业按照定义就是不为了红利,而是为解决人类问题而建立的企业。

 

这是全新的企业类型。一开始的时候人们不愿意接受,什么是非红利企业?因为过去人们一提到企业都是非常传统的想法,是要分红的,所以我对传统的企业模式发出了挑战。我觉得经济学家在设计现代经济结构的时候犯了一个根本性错误,就是把人类当成赚钱的机器。也就是说经济学家认为人类一生都是在为自己赚钱,并在此自私本性的基础上建立了经济理论。我认为不是这样的。

 

人性不是关于自私,人性比这个要大很多,人性不是一维的,人性包含多个方面,多个维度。人性是有自私的一面,但是经济学家只关注人性自私的一面,但是我觉得它们应该把无私的方面考虑进去,我觉得无私是非常好的一面。传统的企业只关于人性的自私面,认为人人为自己,不为别人。无私的业务模式刚好相反,全部都是为了别人,为了大家,而不是我自己。而且这个过程可以带来巨大的乐趣。

 

人们会问, 如果把盈利动机拿掉,整个经济就会转不动了,发展不下去了,你又如何从中获取乐趣呢?因为大部分的经济都是逐利的,赚取利润是让经济运转的重要激励因素。我同意赚钱是一种重要动机,但并不是人们做事情的唯一动机,还有很多其他因素。我承认赚钱是一种快乐,但是我觉得让其它人快乐是一种更大程度上的快乐。这是两种快乐的比较,选择哪一种取决于你对快乐的理解。对我来说,我帮助别人所带来的快乐要远远超过为自己赚钱所带来的快乐,所以我现在做的,就是创造社会企业帮助解决问题。

 

现在社会企业的影响已扩展到了孟加拉国之外,现在很多国家开始了建立社会企业来解决问题。我们有太多的现实问题,发达国家、落后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各自存在不同的问题。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经济推动的过程中,我们总是一门心思赚钱却没有关注其他方面,因此产生了很多问题。我们已经建立的资本主义经济体制,是一种吸取养分的机制,它从底层吸取养分,然后让上层的人非常富有,可底层却很贫乏。

 

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很难停止。政府可以干预,但是政府干预是很有限的,整个经济体系都是从根部吸取养分,不断从社会底层吸取养分和财富,这样便造成了极大的社会贫富差距。85个人的收入就能超过占世界总人口一半的整个底层阶级人们的收入,只要85个人。这是怎样的一种经济体制?无论哪一个国家,贫富差距都越来越大,而且在这种体制下还会变得越来越严重。所以是这种体制造成了贫困。目前我们已经减少了些贫困,这意味着现在贫困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但也并不是有明显的提高。打个比方,如果穷人和过去相比提高了一英寸,上层的人们在同一时段就能上升了一英里,这就是贫富差距。

 

为什么年轻人会热衷于参加社会企业?因为他们看到了改变的希望。我们在孟加拉让子女上学,他们毕业后拿到了文凭,然后抱怨在孟加拉没有工作,于是这些受过教育的年轻人都变成待业青年。当他们向我抱怨的时候,我会问他们,为什么一定要找一份工作呢?是你的教科书上写着你一定要找工作吗,还是你的老师告诉你一定要找到工作?你们一定要找工作的想法从哪儿来的?

 

他们对此感觉非常意外。我告诉他们,找工作是年轻人唯一出路的想法是错误的,应该改变一下想法,每天早晨起床以后要跟自己重复一句话,我不是一个找工作的人,我是为别人创造工作的人,我要走出去,我要做一个创业的人。人类本身有非常良好的创业精神,只不过我们现在的经济体系剥夺了人们创业的冲动和想法,把他们变成为别人打工的机器,我觉得这是很可惜的一件事情。这错误理解了人类的天性。他们是工作的创造者,是企业家,应该一开始就从高层企业层面出发,而不是从底部的思维模式。

 

所以我们在孟加拉推出了这样一个社会企业项目,鼓励年轻的毕业生提供创业想法,任何一个小的想法都可以,把它告诉我们,我们会投资你的创意,成为你的伙伴。你的想法成功以后可以把当初投资的资金还给我们,再无其他。因为我们并不为了从你身上盈利,而是想帮助你解决问题帮助你成功。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毕业了以后找我们,让我们帮助他们创业,他们有很多很好的想法。有一些是他们父母的想法,他们把父母的想法付诸实践最后变成了企业家。因此当一个人下定决心开始商业计划时,他会发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前景,这也正是我们在做的。我们了解到了欧洲经济发生的问题,意大利的年轻人有40%的失业率,西班牙的年轻人失业率达到60%以上,希腊也超过70%。这恰恰证实了我们所宣扬的经济理论。

 

我一直在问自己,找不到工作是因为年轻人自己有问题吗?他们本身是非常聪明的人,可为什么找不到工作呢?这正是因为我们的体制禁锢了他的自由,给他戴上了枷锁。我认为不应该由体制来惩罚人们,而应该反过来,让人们去惩治没有起到良好作用的体制。因为我们是自由的人,我们有这样行动的能力,而不是说坐在那里被动的接受系统的安排,然后被丢在垃圾筒里说你是对社会没有用的人,这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因为不是一个人两个人,不是一百万和两百万人,是十几亿的年轻人没有机会。

 

我一直在强调我自己的想法,与此同时也一直在提供我自己的解决方案。所以现在我收到了瑞典的邀请去解决同样的问题,这很令人意外,因为大家都认为瑞典是非常完美的欧洲先进经济体,但他们也有这样的青年失业问题而且解决不了。他们和我说,你在孟加拉搞社会企业很成功,能不能也帮助一下我们,所以现在我们在和瑞典合作,建立新的体系以解决年轻人失业的问题。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应该是失业的,没有任何原因。只不过有时我们的想法局限了我们,让我们相信必定会有一些人因为不能适应经济环境而找不到工作。但为什么不让环境来适应我们?我们都有自己的才华,我们可以创造企业,创造经济,而经济却不能创造我们。做自己的事,靠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正是人们创造的天性。如果人们都能正确的意识到这一点,就不会有人再贫困。

 

如果我们能够修正这个体制里的问题,也就不会再剩下一个闲人,失业这个词我们就再也用不到了。我们未来可能根本连失业这个词都没有听过,因为失业不符合常理,这正是我们的目标。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