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第二种流氓---穷人税负重于富人

发布时间:2015-04-26      来源: 叶竹盛法律博客    点击:

 

作者:叶竹盛

来源:叶竹盛法律博客

 


 

假如有一天,你在路上看到两个流氓,一个从富人手上抢走一块鸡腿,另一个把流浪汉紧紧拽在手里的最后一个馒头抢走了一半,你觉得哪个流氓更可恶?答案好像很明显:第二个流氓更可恶。虽然从道理上讲,两个都是流氓,而流氓一般都不太可爱,但出于朴素的情感,人们会觉得第二个流氓尤其可恶。假如第一个流氓抢了富人的鸡腿后,转手给了被抢走馒头的流浪汉,我们甚至还会把他挪出流氓的行列,放入义士的队伍。
 

假如将这种情感投射到国家征税的问题上,我们希望国家是第一种流氓,而不是第二种流氓。可惜的是,我们常常难以如愿,例如美国政府就属于第二种“流氓”。根据美国一个研究所今年年初发布的一份报告,美国的总税收中,最穷的10%人口缴纳的税收相当于收入的10.9%,而最富有的1%只缴纳了总收入的5.4%,只相当于前者的一半。情况最恶劣的十个州中,最穷的20%缴纳的税收占他们总收入的比例是最富有的20%的七倍。这意味着,美国穷人比富人尽了更大力量在供养国家,或者说美国政府从穷人手上“抢走”的钱分量更大。
 

当然,把收税比喻为抢钱太过于粗暴了,毕竟在形式上看,收税是经过法律规定的,而且依据民主程序制定出来的法律在理想状态下应该能够代表民意。换言之,纳税是自愿往外掏钱,不是在胁迫状态下被抢钱。尽管如此,看着每个月收入无端端少了一大块,还是相当令人肉痛。对此,法国帝国时代一个财政官将纳税形容为从鹅身上拔毛,这个比喻真是令人叫绝。按照这个比喻,哪怕鹅同意拔毛,拔毛的过程中,总是要肉痛的难以避免,但毕竟鹅自己是同意的,所以这种痛忍忍也就过去了。但假如在不同的鹅身上同时拔毛,肥鹅被拔走五根,瘦鹅被拔走了十根,那么对于瘦鹅来说,就不仅是肉痛,甚至也要心痛了。
 

让人心痛的税制不是好税制,不论该税制是否在形式上得到民众同意。对经济学者来说,心痛与否被转化为税制能否缓和收入不平等的问题。税收的一个重要功能正是促成财富平等,从收的角度看,越富的人理应缴纳更多份额(或至少是相同份额)的税收。像美国这样税收负担向穷人倾斜的税制,被称为累退性的税收,越穷的人纳税占收入份额越大。实际上,中国的税收也存在严重的累退性,并且缺少相应的补偿措施。根据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08年的研究结论,中国人口按照收入从低到高划分为七个等级,其中收入最低者的税负是收入最高者的两倍,这个情况和美国类似。
 

造成累退性税收的首要原因是,流转税收占了太大份额。流转税指那些在商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中产生的税收,在中国主要表现为增值税、营业税和消费税,这些税收的绝大部分都计入了售价,最终转嫁到普通消费者身上。低收入者花在消费上的收入份额普遍高于高收入者,因此便造成了两个层级收入者缴纳流转税税负的不平等。另外一个原因是,所得税存在不合理性,例如起征点太低,或是为高收入者设定纳税限额。

 

当然,税制结构的不合理只是累退性税收的表面原因,深层原因既包括征税技术的落后——只能依靠较为容易征收的流转税,还包括政治决策结构的不合理性——收入低的人在税制立法过程中缺少足够的话语权,或是决策者没有充分考虑低收入者的利益。本应增进平等的税收反而成了扩大不平等的一个根源,国家变成第二种流氓,对于这种情况,不仅鹅接受不了,拥有朴素情感的人当然更是无法接受。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