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生态立镇 产业富民

发布时间:2015-03-15      来源: 未知    点击:

——邹城市香城镇生态循环经济发展纪实
记者  王孝家  通讯员 张祥臣  焦玉华

     邹城市香城镇境内有座五宝庵山,传说是因为山上曾出现过金钟、银钟、宝锄、金棒槌、聚宝盆等五宝,又因山上建有关帝庙,故取名为五宝庵山。五宝庵山自然风光秀美,峰峦起伏,洞穴相连,清泉长流,古木参天。走进此山,你首先感受到的是走进林海,在畅享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轻松与愉悦后,又能领略一步一景的神奇色彩。五宝庵山曾是一座香火不断的历史名山,据说当年的香城镇就因古时候上山进香的香客络绎不绝、香火盛旺,未进此镇先闻其香,方圆十里都被笼罩在香客们进香的烟雾中,曾享有“香城香万里”的美誉,故而得名香城镇。
  美丽神奇的传说,引起了记者的好奇心,前不久记者慕名采访了这个镇。
  邹城市香城镇位于邹城市东南部,距城区20公里,总面积177平方公里,辖100个行政村,耕地面积10.7万亩,总人口8.5万人,山区、丘陵和平原各占1/3,有99座山头,是典型的生态型农业镇。
  近年来,这个镇立足山水资源优势,着眼长远,紧紧围绕打造“特色农业第一镇”的战略目标,牢牢把握“生态立镇、项目强镇、产业富民”的发展思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发展生态循环产业,加快强镇富民工程。经过近年来的努力,该镇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民生日益殷实、社会和谐共进的良好局面。先后获得“国家级生态镇”、“山东省旅游强镇”、“山东省绿化示范镇”、“山东省国民休闲汇最佳休闲乡镇”、“山东省新农村小蘑菇建设先进镇”等荣誉称号。勤劳、善良、朴实的香城人民,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又续写一个又一个的新的传奇。
 

依托优势,科学规划产业板块

     
     香城镇境内有“国家级森林公园”—五宝庵山、“省级水利风景区”—狼舞山风景区,有“省级湿地公园”—莫亭水库湿地公园,有现代农业示范园—洪山生态小流域等特色生态资源;有国家级公益林17083亩,省级公益林12886亩,全镇森林覆盖率达386%,环境优美,风景秀丽。该镇四面环山,中间是冲积平原,拥有独特的“小盆地”气候,具有种植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该镇境内有京台(福)高速公路入口,距京沪高速铁路曲阜东站15公里,省级干道临菏公路从境内穿过,1小时内可直达曲阜机场,优越的区位和交通优势,为香城镇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经过多年的发展,该镇基本形成了“一核两区一带”的产业发展格局,即城镇公共核心、商贸物流园区、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园区和生态旅游产业带。其中,商贸物流园区位于京台(福)高速公路香城峄山出口处,占地6平方公里,着力打造现代化产业园区。目前,山东圣地源农牧发展有限公司肉鸡产业化项目和山东得阳大枣深加工项目已入驻园区,正在实施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循环农业园区,位于镇驻地东3公里处,占地6平方公里,依托现有产业发展基础,以山东集盛食品有限公司为核心区域,拉长上下游产业链条,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食用菌产业,打造全球知名的双孢菇高效产业园区。生态旅游产业带,依托区域特色生态资源,结合“红枣文化节”、“鲁西南民俗”等特色资源,建设观光娱乐、养生休闲于一体的生态度假区。
 

特色引路,建设现代农业基地

    
     香城镇围绕有机蔬菜、食用菌、林果等特色产业,大力实施土地综合治理和土地流转等措施,建成了一批“特色农产品基地”,以集盛为核心的食用菌生产基地、以小山阴为核心的有机瓜菜基地、以大枣、大樱桃、核桃为主的特色林果基地和以圣地源农牧公司为核心的生态养殖基地建设,形成产业化、规模化、基地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咱吃的蔬菜全部是有机产品,不使用农药、化肥,吃着绝对放心”,小山阴村支部书记时迎泰向来客介绍他们的“特产宴”,“我们种植的蔬菜获得了‘国家有机农产品转换认证’,比普通蔬菜价格高出5-10倍”。一桌红烧双孢菇、双孢菇炒肉片、双孢菇炖鸡、有机韭菜、有机辣椒……让人一饱口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为发挥优良生态环境优势,经过专家考察,2009年香城镇规划了5000亩的有机蔬菜基地,2010年建成一期2000亩基地,今年已辐射带动周边5个村、120多户农民发展蔬菜种植近3000亩,栽植有机韭菜、草莓、辣椒、芹菜、黄瓜、圣女果、马铃薯等蔬菜品种20个,建成了蔬菜批发市场1处。在运作模式上,采取市场化运作、公司化经营的模式,通过招商引资,成立了邹城市香城镇圣香源科技有限公司,注册了“圣香”牌商标。为确保蔬菜品质,依托基地进行经营管理,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有机蔬菜生产标准,严把“施肥、浇水和防虫”关,在肥料施用上,施用腐熟的有机肥,完全不施任何化工合成的无机肥料;在浇水上,用深井水等净水源作为灌溉用水;在防虫治虫上,施用防虫网、粘虫板、杀虫灯等物理措施,不使用农药、杀虫剂等有害物质。2011年1月,经国家农业部有关部门监测,基地生产的蔬菜全部达到了有机产品标准。蔬菜产品成功打入银座、贵和等大型超市,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龙头带头,打造产品知名品牌

    
     香城镇是农业大镇,拥有小麦5万亩、玉米4万亩,每年产生废弃秸秆约7万吨,拥有千只以上鸡鸭养殖场26余家,每年产生鸡鸭粪便5万立方米。为变废为宝,增加农民收入,2010年9月该镇引进山东集盛食品有限公司双孢菇工厂化种植及加工项目,总投资5亿元,一期投资已建成智能化菇房162间,实现了周年8-10轮种植,种植双孢菇10万平方米,年产双孢菇2万吨,日产鲜菇60吨,成为全国最大的双孢菇种植基地之一。在此基础上,该镇规划建设了高效循环农业产业园,依托食用菌基地,积极开展以商招商,积极引进菌种研发生产、蘑菇多元素饮料及蘑菇废料加工等项目,建设集技术创新、产品研发、菌种扩繁、精深加工、市场营销等产业要素高度集中和产业链条的循环发展,推动食用菌产业开发向高端迈进。
  同时,香城镇围绕农产品加工、生态旅游、现代农业等重点领域加大招商引资,引进了山东得阳食品大枣深加工、鲁青生物科技有机肥加工、圣地源肉鸡产业化项目等亿元项目,其中山东圣地物华冷链物流项目已建成邹城最大的农产品电子交易中心,建立了农产品网络市场,加快了农产品信息化进程;山东集盛食品公司发挥劳动密集型企业作用,带动当地群众2100余人就业,人均月收入1500元。制定了民营企业优惠扶持政策,帮助龙海花生制品有限公司完成二期技改,取得了自主出口经营权,其生产的“红衣果”花生酱、芝麻酱产品远销东南亚、中东、俄罗斯等地。发挥各类经济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加快了现代农业进程。目前已注册各类专业合作组织46个,带动基地10万亩。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组织申报“三品”认证,现已获得韭菜、辣椒、草莓、有机鱼“有机产品转换认证”12个、甜瓜、凯特杏“绿色食品认证”2个,苹果等“无公害农产品认证”6个。2009年12月,香城镇长红枣被国家农业部认证为“原产地地域保护产品”。
    

 加大投入,建设现代农业设施
    

     他们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入手,抢抓政策机遇,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先后实施了1.5万亩国家标准良田工程、2.6万亩国家粮食提升工程、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新修道路54公里,新建桥涵190座,新打机井、大口井80余座,铺设低压管道86000米,,农业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成了“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沟相连、井配套、旱能浇、涝能排”的稳产高产良田区。
  几年前,方圆1.5万亩的洪山流域还是一片水土流失严重的低山丘陵区,土地十分贫瘠。从2008年秋季开始,香城镇对该流域连续实施了五期综合治理工程,完成整地改土10000多亩,新修道路50多公里,新建塘坝32座,建立了风力提水循环灌溉系统。由于该流域独特的“小盆地气候”十分适宜发展经济林,该镇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农民流转土地,发展大樱桃、核桃等经济林10000亩,发展地堰金银花100万墩,荒山绿化300多亩,不仅保持了水土流失,又增加了农民收入。该镇着眼长远发展,规划了洪山流域生态农业示范园,划分了大樱桃采摘区、杏采摘区 、大樱桃品种展示区、健身登山区、休闲垂钓区、有机鱼养殖区、农家乐餐饮区、百果园区、水上休闲娱乐区等九大功能区,按照农业观光景区的标准进行建设。如今流域内已是道路四通八达、塘坝零落棋布、林果郁郁葱葱。目前,该镇正在积极实施招商引资,将洪山流域与五宝庵等生态资源联合开发,逐步建成集农业观光、采摘旅游、休闲养生于一体的特色农业精品园。
 

优化环境,建设绿色家园

     
    在香城镇小河圈村赵广海家:庭前干净整洁,绿树成荫,花团锦簇,瓜果飘香;屋内窗明几净,物品摆放整齐;大门上方悬挂着的“香城镇文明卫生示范户”、“文明和谐家庭”牌鲜艳夺目……这是香城镇村庄环境建设中的一个缩影。
  从2009年开始,该镇率先实施了环境卫生体制改革,制定了《关于镇村环境卫生体制一体化管理的实施意见》,市镇列出专项资金,选聘了160名环卫保洁员,建设了村级垃圾收集池1020个和村级垃圾填埋场102个,建设了镇垃圾处理中转站2处,建立了镇村一体的环卫管理体制,镇村环境卫生得到极大提升。推行环卫保洁员绩效考核管理制度,严格兑现奖惩。先后评选表彰了、2010、2011年度“环卫之星”80名。为巩固创建成果,2010年该镇启动“环境卫生进家庭”活动,制定创评工作机制,每年列支9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文明卫生村”创建工作奖励补助。充足的资金调动了各村和群众的创建积极性。为引导群众养成良好文明习惯,该镇精心制作了10种“文明卫生温馨提示卡”,内容包括安全用电、节约用水、物品放置、健康饮食等生活常识,对评选出的“文明卫生户”,在家庭对应的明显位置进行张贴,让墙“说话”,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文明意识。在此基础上,各村完善了村规民约,将文明卫生户创评作为重要内容,通过共建共享,培育和谐向上的创建氛围。目前该镇90%的村通过了文明卫生村达标验收,2280户农户获得“文明卫生示范户”荣誉。
    

 打造品牌,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他们结合资源和区位优势,将香城生态旅游与邹城市旅游规划进行定位对接,打造与邹城城区“水系相通、道路相联、城乡互补、相得益彰”的生态观光带。
     香城长红枣已有千余年的栽培历史。双万亩长红枣基地位于东部山区丘陵,东依连青山脉,西邻大沙河,依山就势遍植枣树,枣园内山峦起伏、塘坝密布、山泉清澈。依托长红枣这一独特资源,该镇创办并连续举办两届“香城红枣文化节”活动,以“感悟枣乡秋色  体验乡村野趣”为主题,突出文化内涵,注重参与性和互动性,精心设计了活动开幕式、红枣采摘比赛、枣艺比赛、枣树认领、枣树王评选挂牌、红枣产业发展历程展、红枣品尝评比展销、红枣管护能手评比、农产品经贸洽谈、厨艺比赛、摄影比赛及篝火民俗晚会等12项活动,吸引大批游客到基地观光旅游。同时,通过各类媒体,立体式地宣传香城的自然资源、人文环境,逐步把”香城红枣文化节“打造成在鲁西南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休闲文化品牌。依托红枣文化节,每年接待游客10万余人。
  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实施,邹城市香城镇将继续坚持科学发展,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做大做强镇域经济实力;狠抓农业基地建设,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加大旅游开发力度,打响生态休闲旅游品牌;加快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大力改善发展和居住环境,全力打造生态特色强镇。
  是的,古老传说固然美丽动人,但新的传奇更让我们心驰神往。热情好客的香城人民正在伸出友谊之手,诚挚的邀您观光、旅游、创业,共同谱写香城新篇章。



(责任编辑:admin)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