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诉实录
剃须刀保十年三年即废 “包”“保”两字理解有别
三年前,杭州的贾先生随旅行社到上海旅游时,到某刀具商场购物,在厂推销员的推销下购买了某公司的电动剃须刀,当时产品保修卡上承诺可以享受十年的保修期。
投诉人:贾先生
投诉时间:10月28日
“购买之后,一直正常使用了三年。”近日使用时我发现,该剃须刀刀盖与刀体结合处脱落了,无法使用。我想到,虽然该产品已经过了“包修”的范围,但还可以“保修”十年。于是我根据产品保修卡上的电话,联系了厂家要求保修。然而,厂家的答复却出乎我的意料,工作人员称:“因此款电动剃须刀已经停产,缺少零配件,还在保修期内的剃须刀没法维修。”买了三年的剃须刀出现故障,维修却遇上了麻烦。无奈,贾先生只好去附近的家电维修进行维修,然后继续使用。
没有想到,一个月后,剃须刀又“罢工”了。贾先生只能再次联系厂家,而得到的答复依然是无法维修,原因仍是厂家停产了。保修卡上写好的十年保修,现在才用了三年,还在保修期内,为何就不能修了呢?因为厂家停产就没法修了?对消费者的承诺成了一个摆设?“厂方还提出,将这个产品折价,让我再出一笔钱更换他们的新产品。”对此,我无法接受。
无奈之下,我拨打了上海的12315维权热线进行投诉,并向媒体反映情况,希望能协调解决问题,12315维权热线将我这个情况转给了浦东新区消保委。
记者连线
接到贾先生的投诉之后,记者联系了浦东新区消保委和当事人了解情况。
记者了解到,消保委工作人员介入调查后,客服代表依然表示,“此款产品已经停产,没有相关的零配件,如消费者依旧需要使用我公司的产品,可以花100元当作以旧换新,换我公司的最新产品。”当消保委工作人员提出,白纸黑字写明的“十年保修”怎能形同虚设?客服代表则避而不谈。
新区消保委多次协调并向经营者宣传相关法律:根据《消法》 和《产品质量法》的有关规定,厂家要保证在产品停产后5年内继续提供符合技术要求的零配件。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5年的配件保证期,是从停产日期计算。
新区消保委表示,其实,因厂家停产导致消费者购买的大小家电无法维修的情况,并非个例。目前,由于家电产品更新换代很快,厂家的配件基本上以市场上流行的产品型号为主。
因此,消费者在购买家电或数码产品时,要留意生产日期,一些价格便宜的家电,有可能只是库存货,如果这一型号厂家早已停产,一旦出现机器故障,可能会面临“绝版”尴尬,维修无门。
律师说法
那么,既然贾先生的剃须刀无法维修了,更换新款是否还要出钱呢?“十年保修”的承诺该不该遵守呢?记者请教了上海纵横律师事务所的严佳斌律师。
“根据贾先生的叙述,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商家所承诺的究竟是 ‘保修期’ 还是 ‘包修期’。因为这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严律师告诉记者,近年来,在家电行业,时常推出“延保”服务吸引顾客,这种销售方式相当盛行。许多消费者误认为“延保”是延长三包有效期。其实“保修”不等于“包修”。两者之间,仅有一字之差,但消费者可享受的权利却大不相同。
严律师说,“包修”是一个法定概念,指的是 《部分商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 的“三包”商品售后服务,商品在“三包”有效期内出现质量问题,商家应免费履行包退、包换、包修等服务。还有前面消保委提到的“产品停产后五年内,厂家保证继续提供零配件”的条款,也出自该规定。而“保修”是指商家对非三包商品、或者商品超过“三包”有效期后,所提供的“保修”服务。
事实上,“保修”往往免的是“维修服务费”,零件成本费即材料费却不在免费范围,商家可以收取零件成本费。例如,消费者购买的电视整机保修期为三年,那么第一年为整机“包修期”,后两年为整机“保修期”。如果在第二年内出现质量问题,商家可以收取零件成本费。严律师分析认为,既然商家承诺保修十年就应负责到底,没有零配是商家的事,贾先生完全可以拒绝换新款,要求商家尽保修责任。
严律师提醒,为避免掉进“延保”服务陷阱,希望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看清并明确约定商家提供售后服务的具体内容及承诺。
截至记者发稿时了解到,最终,经营者同意给消费者免费换了新款剃须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