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员工非因工受伤或患病的医疗期法律问题

发布时间:2015-08-09      来源: 法律实务讲座    点击:

员工工作期间生病,是常见的事情,无论用人单位还是劳动者都应当按照法律的规定要求自己,本期的《法律实务讲座》为您带来员工非因工受伤或患病的医疗期法律问题

员工非因工受伤和患病的概念:

非因工受伤是指不是因为工作原因导致的伤害行为。从本定义来看,该条明确限定了工作原因,这一定性,如果是工作原因则适用《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

患病是指员工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情况下,因自身原因导致或其他原因所患的疾病。

一、 医疗期的概念

医疗期是指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限。享有医疗期的劳动者必须因(1)患病,(2)非因工负伤,才能享有停止工作治病休息的权利,且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二、医疗期规定

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

1、职工实际工作年限在十年以下,并且在现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为五年以下的,医疗期位为三个月;

2、职工实际工作年限在十年以下,并且在现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为五年以上的,医疗期为六个月;

3、职工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并且在现用人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六个月;

4、职工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并且在现用人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九个月;

5、职工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并且在现用人单位工作年限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为十二个月;

6、职工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并且在现用人单位工作年限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十八个月;

7、职工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并且在现用人单位工作年限二十年以上的为二十四个月。

 

我们从上面规定的情况来看,首先要明确两个关键点:

1.职工实际工作年限是指职工自参加工作开始起,能够证明的工作年龄,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工龄”。

2.在用人单位工作年限是指劳动者到用人单位参加工作的工作年限。

通过以上两个条件既可以有效的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有利于保护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达到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发展。

关于医疗期的计算问题

1. 医疗期计算应从病休第一天开始,累计计算。如:应享受三个月医疗期的职工,如果从1995年3月5日起第一次病休,那么,该职工的医疗期应在3月5日至9月5日之间确定,在此期间累计病休三个月即视为医疗期满。其他依此类推。

  2. 病休期间,公休、假日和法定节日包括在内。

关于特殊疾病的医疗期问题

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对某些患特殊疾病(如癌症、精神病、瘫痪等)的职工,在24个月内尚不能痊愈的,经企业和劳动主管部门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医疗期。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实施《医疗期规定》时,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抓紧制定具体细则,并及时报我部备案。

从本条来看:对于重病可以延长医疗期但需要用人单位和劳动主管部门同意,否则,不能够延长医疗期。同时,考虑到经济发展不平衡,也把相关权利下放到省市。

如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没有约定医疗期工资支付的规定,则根据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支付。

法律依据:根据《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9条的规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医疗期与解除劳动合同

一、根据我国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在医疗期内是不能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企业职工非因工致残和经医生或医疗机构认定患有难以治疗的疾病,在医疗期内医疗终结,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应当由劳动鉴定委员会参照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序鉴定标准进行劳动能力的鉴定。被鉴定为一至四级的,应当退出劳动岗位,终止劳动关系,办理退休、退职手续,享受退休、退职待遇;被鉴定为五至十级的,医疗期内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三、根据劳动部关于发布《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的规定》的通知(劳部发[1994]479号)第7条规定,企业职工非因工致残和经医生或医疗机构认定患有难以治疗的疾病,医疗期满,应当由劳动鉴定委员会参照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进行劳动能力的鉴定。被鉴定为一至四级的,应当退出劳动岗位,解除劳动关系,并办理退休、退职手续,享受退休、退职待遇。

四、根据原劳动部关于印发《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的通知(劳部发[1994]481号)规定,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按其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同时还应发给不低于六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费。

患重病和绝症的,还应增加医疗补助费,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50%,患绝症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100%。

五、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劳动者的经济补偿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四十七条执行。

从上面的规定可以看出:在劳动者有一定不足,用人单位没有过错,且作了一些补救措施,但劳动者仍不符合工作要求的情况下,允许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但为平衡双方的权利义务,用人单位须支付经济补偿。

因公负伤医疗期

一、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二、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农民工医疗期

农民工的医疗期规定适用《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和其他企业职工一样平等对待。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