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是一门艺术,它建立在正确的价值观和自我认知的基础之上。如果我们不能客观的看待自己和他人,在与人的交往中就难免失衡。特别是当我们处于人生低谷或者在比我们看似更为强大的人面前,很容易看低自己。具有正确价值观和自我认知的人不会因为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在尊重他人的同时也保持和展现着自我的人格的尊严。下面的三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人格与尊严与拥有有多少无关。
我知道你是明星
电影明星洛依德将车开到检修站,一个女工接待了他。她熟练灵巧的双手和年轻俊美的容貌一下子吸引了他。整个巴黎都知道他,但这个姑娘却没有便是出丝毫的惊讶和兴奋。
“您喜欢看电影吗?”他不禁问道。“当然喜欢,我是个电影迷。”
她手脚麻利,看得出她的修车技术非常熟练。半小时不到,她就修好了车。
“您可以开走了,先生。”
他却依依不舍:“小姐,您可以陪我去兜兜风吗?”
“不,先生,我还有工作。”
“这同样是您的工作。您修的车,难道您不要亲自检查一下吗?”
“好吧,是您开还是我开?”
“当然我开,是我邀请您的嘛。”
车跑得很好。姑娘说:“您看到了,车没有任何问题,请让我下车,好吗?”
“怎么,您不想再陪陪我吗?我再问您一遍,您是真的喜欢看电影吗?”
“我回答过了,喜欢,而且是个影迷。”
“您不认识我?”
“怎么会不认识呢?您一来我就认出,您就是当代影帝阿列克斯·洛依德。”
“既然如此,您为何对我如此冷淡。”
“不,您错了,我没有冷淡,只是没有像其他的女孩子那样狂热。您有您的成绩,我有我的工作。您今天来修车,是我的顾客,我就像接待顾客一样接待您。人与人之间不应该是这样的吗?”
他沉默了,在这个普通的女工面前,他感觉到自己的浅薄与狂妄。
“小姐,谢谢!您让我受到了一次很好的教育。现在,我送您回去。再要修车的话,我还会来找您。”
对权贵和名流的崇拜,只能给我们自己带来两种结果:第一是对自卑心的安慰,第二是对自尊心的亵渎。人生而平等,生活中每个人都一样重要,我们有什么必要降低自己的人格去向权贵和名流表达平白无故的敬意?恪守本分,不卑不亢,如此做人才不丧失尊严。
芬克斯酒吧原则
有一位名叫罗斯恰尔斯的犹太人,在耶路撒冷开了一家名为“芬克斯”的酒吧。酒吧的面积不大,只有30平方米,但它却声名远扬。
有一天,他接到一个电话,那人用身份委婉的口气和他商量说:“我有10个随从,他们将和我一起前往你的酒吧。为了方便,你能谢绝其他顾客吗?”
罗斯恰尔斯毫不犹豫地说:“我欢迎你们来,但要谢绝其他顾客,这不可能。”
打电话得不是别人,是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博士。他是在访问中东的议程即将结束时,在别人的推荐下,才打算到“芬克斯”酒吧的。
基辛格最后坦言告诉他:“我是出访中东的国务卿,我希望您能考虑一下我的要求。”罗斯恰尔斯礼貌地对他说:“先生,您愿意光临本店我深感荣幸,但是,因您的缘故而将其他人拒之门外,我无论如何也办不到。”
基辛格博士听后,摔掉了手中的电话。
第二天傍晚,罗斯恰尔斯又接到了基辛格的电话。首先他对昨天的失礼表示歉意,说明天只打算带三个人来,只订一桌,并且不必谢绝其他客人。罗斯恰尔斯说:“非常感谢您,先生。但是,我仍是无法满足您的要求。”
基辛格很意外,问:“为什么?”
“对不起,先生,明天是星期六,本店休息。”
“可是,后天我就要回美国了,您能否破例一次呢?”
罗斯恰尔斯很陈恳地说:“不行,我是犹太人,您该知道,礼拜六是个神圣的日子,如果经营,那是对神的玷污。”
基辛格无言以对,他只好无奈地离开了耶路撒冷,至今他也没能在中东享受这家小酒吧的服务。
这个故事,可能很多人不信,但事实确实这样,这家小酒吧连续多年被美国《新闻周刊》列入世界最佳酒吧前十五名。一个只有30平方米的小酒吧,竟能享受如此之高的美誉,的确令人惊讶,但当你读过并且相信了这个故事之后,恐怕对其中原因就不言自明了。
在罗斯恰尔斯的身上体现了一种十分珍贵的品质。那就是:在任何人面前都会坚持自己的原则,他敢于拒绝任何人——包括基辛格那样的高官和权贵。
挺起你的胸膛
很久以前,一位挪威青年男子漂洋过海到了法国,他要报考著名的巴黎音乐学院。考试的时候,尽管他竭力将自己的水平发挥到最佳状态,但主考官还是没能录取他。
身无分文的青年男子来到学院外不远处一条繁华的街道,勒紧裤带在一棵树下拉响了手中的琴。他拉了一曲又一曲,吸引了无数人驻足聆听。饥饿的青年男子最终捧起自己的琴盒,围观的人们纷纷掏出钱来,放在了琴盒里。
一个无赖鄙夷地将钱扔在青年男子的脚下。青年男子看了看无赖,弯下腰拾起地上的钱,递给无赖说:“先生,您的钱掉在了地上。”无赖接过钱,重新扔在青年男子的脚下,傲慢地说:“这钱已经是你的了,你必须收下!”
青年男子再次看了看无赖,深深地对他鞠了个躬说:“先生,谢谢您的资助!刚才您掉了钱,我弯腰为您捡起。现在我的钱掉在了地上,麻烦您也为我捡起!”无赖被青年出乎意料的举动震撼了,最终捡起地上的钱放入青年男子的琴盒,然后灰溜溜地走了。
围观的人群中有双眼睛一直默默关注着青年男子,他就是刚才的那位主考官。他将青年男子带回学院,最终录取了他。这位青年男子叫比尔撒丁,后来成为挪威小有名气的音乐家,他的代表作是《挺起你的胸膛》。
当我们陷入生活最低谷的时候,有时会招致一些无端的蔑视;当我们处在为生存苦苦挣扎的关头,有时会遭遇肆意践踏你尊严的人。针锋相对的反抗是我们的本能,但往往会让那些缺知少德者更加变本加厉。我们不如以理智去应对,以一种宽容的心态去展示并维护我们的尊严。那时你会发现,任何邪恶在正义面前都将无法站稳脚跟。
我们的尊严不在于做什么,而在于懂得什么。
来源:真情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