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党校立邓小平铜像有何深意?
发布时间:2015-08-31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次
8月28日,《总设计师邓小平》铜像在中共中央党校揭幕,并被安放于综合楼前广场。铜像总高5.5米,青铜铸造,由著名雕塑家、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主席吴为山创作。铜像人物形神兼备、从容坚定,艺术地再现了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光辉形象。(
8月29日《光明日报》)
日前,高5.5米的青铜雕像《总设计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党校揭幕,被安放于综合楼前广场。一时之间,舆论反响强烈,议论纷纷,中央党校立邓小平铜像有何深意?为何选择此时此地?这是否在暗示或直接释放着什么强烈信号?
众所周知,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全国人民和各级党员干部的心中具有无比崇高的威信和伟岸形象,是他在文革后主政当时动荡不安的中国,拔乱反正、力挽狂澜,使跑偏的中国发展方面得到根本扭转,使重新陷入迷茫的中国再次看到光明前途,给躁动不安的中国人指明了发展道路和方面。如果说,没有毛泽东,就没有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那么,没有邓不平,就没有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就没有中国从积贫积弱到民富国强的转变,就没有数亿中国人脱贫致富,就没有香港、澳门的回归和两岸关系的改善,就没有“两个一百年”的战略构想,就没有如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
邓小平改变了新中国的命运轨迹,也深刻的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力量格局,让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受到西方世界刮目相看。因而,一些西方学者和媒体将邓小平视为20世纪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是他为一个即将成为世界强国甚至第一强国的中国构建了科学的发展道路和理论指导思想体系,今天的中国正在他所规划的道路上以惊人的速度持续健康的发展。
邓小平在党的理论上留给后人最大的创造之一是那些具体无穷实践生命力的哲理名言。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实事求是”,“科学是第一生产力”,“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在不没前例可循的基础上,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摸着石头过河”,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如今,中央党校立邓小平铜像,无疑是彰显邓小平的改革精神,缅怀他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伟大贡献,更是在提醒如今的执政者必须坚持邓小平的理论和思想,沿着“两个一百年目标”的路径和目标昂首阔步,坚定中国人民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摈弃偏激的虚无主义、修正主义,坚定不移的朝着中国道路的正确方向不断前进。
作者: 伍文胥
联系电话:
13458011077
地址:四川省三台县乐加乡人民政府
邮箱:
621114
邮编:
wugw5.ok@163.com
(责任编辑:郑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