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调查】“犯罪要趁早” 低龄未成年人犯罪怎么治?

发布时间:2015-07-02      来源: 法制日报    点击:

综合央视新闻 羊城晚报报道
  今年五月份以来,就像是一种快速传播的病毒,发生在各地的未成年人暴力事件,不断通过互联网被报出,中学生、小学生、男生、女生一律是以众欺寡,下手之狠,情节之恶劣,令社会震惊。
 
  6月30日福建又是一起未成年人暴力事件,根据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打人者和被打者都是十三、四岁的未成年人;还是在6月30日,广西北海市警方也披露了一起发生于6月22日的小学女生遭暴力殴打事件,有多名女生参与。涉事七个孩子中,有六个未满14周岁,被打的孩子是年仅11岁的小学六年级女生。
 
  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是保护的,对于未成年人的犯罪惩罚也是宽容的,以至于有些孩子甚至说出:“犯罪要趁早”。但问题是,宽容不等于纵容,有媒体不经提出疑问:少年暴力案件频发,年龄是否成为免罚的“护身符”?
 

 

 

 

  校园暴力,主要指学龄期(7岁至18岁)青少年与同学之间发生的斗殴、性侵、敲诈财物等暴力行为。由于媒体集中报道、网络传播发达,人们渐生一种错觉,似乎暴力正在肆虐中国校园。若单从互联网上看,校园暴力发生的数量和影响,正越来越大。
 

 

 

[大数据]
青少年犯罪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70%以上 不到三成涉事者负刑责
 

  早在2013年的我国未成年犯抽样调查分析报告中,我国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现象就呈现显著状态,未成年人犯罪时的年龄以14岁、15岁、16岁的居多,约占总量的三分之二,其中14岁未成年人犯罪比例明显上升。

  根据2015年7月1日《检察日报》报道,青少年犯罪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未成年人中14-16岁年龄段所占比重逐年提升,到2013年已突破50%。

  法制网舆情中心曾专门对2015年1月至5月发生的见诸媒体报道的40件校园暴力,进行调查并出具了报告。媒体报道的校园暴力事件中,有75.0%发生在中学生之间,其中初中生占比(42.5%)比高中生占比(32.5%)高出10个百分点。而大学生(15.0%)、职校生(7.5%)及小学生(2.5%)占比较低。

  据报告,在校园暴力事件的成因中,“日常摩擦”以55.0%的比例居首,“钱财纠纷”、“情感纠葛”分别以17.5%和15.0%的占比位列二、三位。此外,另有7.5%的暴力事件是由“偏激心理”引发。报告指出,这种心理带有很强的青春期烙印,甚至出现因看不惯对方相貌、行为而产生欺侮、殴打等行为。

  另外,从对校园暴力处置结果来看,因恶性犯罪最终承担刑事责任的案件占比为27.5%,且以故意杀人、故意伤害、强奸等罪名判罚居多。

  根据《刑法》的规定,不满14周岁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不管实施何种危害社会行为,均不负刑事责任。而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有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爆炸、投毒等罪的,才应当负刑事责任,而且还需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惩罚为辅、教育为主的原则。这两条等于明确规定了对少年犯量刑的方向。

  专家指出,现阶段我国对低年龄的犯罪缺乏中间性措施,国家应该把法律的障碍或者漏洞予以弥补。比如在很多的国家针对低年龄的未成年人在刑罚之外,专门设计以教代刑的措施,往往是针对未成年人身心特点所设计的一种措施。像这样的措施用于矫正未成年人,在我国是非常重要的。

 

[新特点]

女生暴力成关注焦点

 

  梳理2015年上半年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能够发现,“女生暴力”逐渐成公众关注的焦点。具体而言,呈现出群体性,表现为“多对一、多对多”,折磨措施一般与性、身体侮辱有关。例如最近江西永新校园暴力事件,多名女生约出被侵害者,对其实施罚跪、侮辱性殴打、扇耳光。一人施暴,接着其他女生继续上前施暴。法制网的调查报告显示,从性别上看,“女女暴力”占比达32.5%。

  2008年,来自河南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调查显示,在该校护理专业的563名女生中,认为校园存在暴力行为的有184人,发生率33.6%。其中,63.6%为言语暴力,23.9%为躯体暴力,12.5%为抢夺(盗窃)财物;最常见的原因是言语不和,比重达53.8%,嫉妒对方的占到21.2%,讨厌对方和毫无理由的分别占17.4%和7.6%。

  其次,“网络暴力”流行,施暴者将暴力事件上传网络。施暴者通过论坛、微信、微博等对受害人进行言语攻击,或上传受害人隐私、被侮辱的照片、视频等。此外,暴力通过网络还会达到“二次传播”。

  校园女生暴力的另一个新特点是,施暴者暴力、旁观者冷漠。当看见校园暴力发生时,围观者不是去制止、劝阻或报告老师,而是饶有兴趣地拿起相机和手机进行拍摄,以一种娱乐的心态看待正在发生的暴力行为,并且在网络中传播散发。此种冷漠举动、或纵容,给被侵害人造成的身体、心理损伤极大。

 

[如何改进]

低龄未成年人犯罪怎么治 未成年人刑事责任能力年龄应提前

 

  校园暴力事件,于全球而言普遍存在,中国并非个案。在日本,校园欺凌一度变成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并衍生了一个独特的现象“不登校”(不进学校)。但为预防校园暴力,各国的应对举措和法律手段各有差异。

  在美国,校园暴力被称为“欺凌”(bullying)。学校对“欺凌”十分重视,每年开学时,校方会培训教师如何处理欺凌事件,发放指导材料;对学生也会有预防性的教育,告知他们学校的有关规章。在校园欺凌现象严重的日本,文部科学省加强了对教师进行有关校园欺凌的培训,增加了合格学校辅导员和护理员的数量,成立了检查小组,监督教育那些无视甚至纵容校园欺凌的教师。

  面对越来越突出的青少年犯罪,面对越来越低龄的“问题少年”,我国,需要如何应对?

  工读学校,曾是我国设立的一种特殊教育学校,教育对象一般是13-17岁,有违法或轻微犯罪行为,不宜留在原校学习,但又不宜劳动教养或判刑的中学生和社会适龄青少年。在1999年以前,只要经过学校报公安局批准,就可强制入学;而在1999年之后,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改为要在学生和家长自愿的情况下才能就读工读学校。因此,走进工读学校的“问题少年”非常有限,截至2010年全国工读学校的总量锐减至70多所。目前,我国的工读学校都改名为专门教育学校,因为存在的问题而限制了其功能的发挥。

  除此之外,面对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趋势加强这样的一个现状,相关学者们对是否要降低刑事责任的年龄也存在着争论。有的赞成者认为:当前整个社会现实与1979年刑法最初制定时相比,在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今的未成年人的人身体发育和心智成熟程度都明显“早熟”,继续以14周岁作为最低刑事责任年龄,显然不合适。

  中央政法委宣教室副主任陈里在其微博上呼吁政府、教育部门、警方介入调查惩戒校园暴力,并专门设立了一个微博话题“校园暴力举报台”。

  陈里建议,“政法机关、学校、共青团等部门,在全国中小学开展一次阻止校园暴力的宣传教育活动。从长远讲,应从立法、司法、社会治安治理的角度来综合治理。”

  陈里称,未保对校园暴力的制约和打击过于落后和偏轻,对于青少年的暴力犯罪要加以惩戒,该追究刑事责任的就追究刑事责任。另外,由于现在未成年人成熟得较早,因此他建议,刑事责任能力年龄应提前。

  而对此持反对意见的学者则认为,法律只能管普遍现象,不应对偶然的、罕见的个案作过于敏感的反应,从而提出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并且,对肇事未成年人的处理,不是刑罚惩罚的问题,而是家长、学校、社会管教的问题。

  是不是该降低刑事责任的年龄,各家有各家之言。但是,人们想知道的是,面对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的趋势,解决问题的根基,到底在哪里?

  专家指出,我国现在的法律对于未成年人实施危害社会行为后,家长应当怎么做的规定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但是很多国家的法律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往往把大棒砸向其父母。比如有的国家法律规定,如果监护人放任未成年子女有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法院可以裁定、判决监护人接受强制性的亲子教育。强制亲子教育过程中表现不好,还可以对家长进行罚款,甚至可以追究家长的刑事责任。

  另外,我国继续坚持少年司法制度,宽容而不纵容。一方面要强调对低年龄未成年人犯罪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但同时一定要设计防止纵容的机制,也就是宽容之后,一定要有机制的防止重新犯罪。而所谓纵容机制和防止纵容机制的设计,就是以教代刑,不用刑法处罚未成年人,不用成年人的药品治疗未成年人的病,但是要求国家一定要设计适合未成年人的药品,适合未成年人诊断的措施,包括建立类似的儿童医院。

 

 
 

(融媒体新闻中心编辑)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