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高职学生创业教育法律课程开发探索

发布时间:2015-03-12      来源: 网络整理    点击:

  摘 要:创业法律教育对学生的创业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处理法律问题的能力需经过教育和培训方能获得,而合适的法律课程是关键。创业教育法律课程开发应以培养学生处理法律事务的综合能力为目标,而不是单纯地传授法律知识,因而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模式非常契合创业教育法律课程开发的需要。该模式是将创业过程中所遇到的法律事务提炼进而转化成学习领域,再结合学生职业能力发展规律开发出创业教育法律课程。

  关键词:创业法律教育 学习领域 课程开发

  一、高职学生创业教育法律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创业作为就业的一种方式不仅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而且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为了支持学生创业,各高校相继增加了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了创业教育学院。但从创业教育课程内容来看,大多侧重于学生创业意识如创业精神、创业品质、创业能力等方面以及创业技术如创业计划、营销策略、财务管理、创业融资等方面的培养,而忽视了创业应该具有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能力。有的学校也意识到须在创业教育中增加法律教育,但缺乏合适的法律课程,很难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创业法律教育。学生能够了解到的法律仅限于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职业生涯规划等公共课当中梗概式的法律知识。尤其是高职院校不像普通高校那样可依靠法学院或是法律系对学生创业进行单独法律培训,因而高职学生创业的法律教育少之又少。

  市场经济是自由竞争的经济也是法制规范的经济。大学生在毫无法律规范意识情况下进行创业,无疑会面临诸多的风险和障碍,不是侵犯到别人的利益就是使自己的利益受损。具备良好法律意识和法律能力对大学生创业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能力有助于大学生创业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大学生创业涉及到诸多方面如创业主体的选择、融资担保、公司内部治理、企业经营、员工管理、纠纷解决等,这些都会涉及到法律问题。如无相应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能力,不是掉入别人设置的陷阱,就是自己权利的滥用,甚至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要保障创业的持续性,就要法律的保驾护航。其次,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能力有助于大学生降低创业的成本和提升创业的竞争力。尊重规则有助于大学生创业初期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赢得更多的客户。用法律规范规划和管理创业事务可减少经营成本开支和避免经营风险带来的损失。遵守交易规则可避免因交易双方相互猜忌防范而支出的成本。交易规则破坏和违反不仅造成自身的违约成本而且会带来违法犯罪的成本。再次,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能力有助于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及时维护自己的权利和恰当解决矛盾纠纷。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时,懂得法律的创业者会及时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当产生矛盾纠纷时,懂得法律的创业者会根据合法的纠纷解决方式选择恰当的方式来处理纠纷,而不会采取过激或是违法的方式解决纠纷。创业者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能力需经过教育和培训方能获得,而合适的教育培训课程是关键。

  二、高职学生创业教育法律课程开发的依据

  高职学生创业教育法律课程开发的依据是目前高职院校课改普遍采用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模式。学习领域课程模式的基本要义是:“通过模拟职业情景中的典型活动来实现专业知识的习得和职业技能的掌握,它要求按照符合企业生产劳动的职业行为逻辑,对专业课程与专业教学整体上以行动导向进行跨专业的处理,是一种不同于内容分割的模块化课程而追求职业综合性、整体性的集成化课程方案。”它不同于学科课程单纯获得系统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即“在真实工作情境中整体化地解决综合性的专业问题的能力,是人们从事一门或若干相近职业所必备的本领,是个体在职业工作、社会和私人情境中科学的思维、本着对个人和社会负责的态度来行事的热情与能力。”因而它更符合职业教育目标、符合职业领域的要求;它更有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与完善;它更符合知识经济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是通过对学生将来可能从事的工作的性质、任务、责任及所需技能、知识、素质等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是“工作过程结构完整的综合性任务,反映了该职业典型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然后再从典型工作任务中导出课程学习的学习领域。学习领域是指“以职业任务和行动过程为导向的,通过目标、内容和基准学时要求描述的课题单元”,即课程门类。它由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构成。继而再将学习领域具体化为学习情境。学习情境是学习领域具体化的小型主题学习单元。最终对学习情境设计物化为课业文本。它包括针对老师的“课业设计方案”和针对学生的“学习材料”。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最终可文本化为课程标准,包括专业课程方案或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科目课程标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指导文件,一般由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毕业条件、教学保障、教学设备、教学进程等内容构成。科目课程标准是专业教师教学依据,一般由课程定位、课程设计思路、课程学习目标、课程典型工作任务、课程整体设计、课程学习单元内容与要求、课程考核与评价等内容构成。创业教育法律课程开发是单个课程的开发,其最终描述应为科目课程标准。

  高职学生创业教育法律课程开发虽不是某一专业课程的开发,但还是适用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模式,其原因有:一是由创业教育法律课程开发的目标所决定的。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问题处理能力,也即培养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处理法律问题的综合职业能力,而不是单纯地传授法律知识,因为我们教育的对象不是将来从事法律实务的从业人员,也不是从事法律理论研究的法律工作者,而是要在创业中解决法律问题的创业者。所以创业教育法律课程开发目标应很清晰地定位在培养学生创业过程处理法律问题的综合职业能力上。二是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模式既包括专业的课程开发也包括科目课程的开发,因而对创业教育法律课程开发也适用。三是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流程符合创业教育法律课程开发的过程。学生在创业主体设立起始、经营管理及主体终止等过程中会碰到诸多法律问题,但我们无需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地把所有可能涉及到的法律教授给学生,在对法律问题分析筛选的基础上凝练主要法律问题(典型工作任务),再转化为学习情境,最后将学习情境设计物化为课程标准。所以传统的按照知识体系及其内在逻辑来建构创业教育法律课程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也是不符合学生实际需要的。

  三、高职学生创业教育法律课程开发内容



(责任编辑:ZIDONGGE)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