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魏礼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义

发布时间:2016-04-14      来源: 人民日报    点击: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义在于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要“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改善”。这是审时度势的深刻论述和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大决策部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形态不断演化,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也遇到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准确把握经济转型升级的时代特征,特别是把握好以下五大趋势。第一,我国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与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形成历史性交汇,凸显了制造业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性。同时,城镇化对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提出新的要求,走向服务业主导成为产业结构变革的大趋势。第二,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发展,二元户籍制度向居住证制度转型成为城乡结构变革的大趋势。第三,随着中高收入群体的扩大,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需求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由物质型消费为主向服务型消费为主转型成为消费结构变革的大趋势。第四,随着全球服务贸易快速增长,深入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成为全方位开放的大趋势。第五,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培育发展新动力,优化要素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趋势。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是重大的现实任务。其着力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用改革的办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进结构调整特别是供给侧的结构调整,优化现代产业体系。要通过一系列深化改革和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政策举措,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着力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供给侧存在的问题,重点是促进部分过剩产能有效化解,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扩大有效供给,满足有效需求。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特别要注重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突出抓好以下几方面问题。第一,当前我国公共产品和服务领域供给短缺和质量不高的矛盾尤为突出,需要把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破除公共产品和服务领域的政策体制束缚,充分释放公共产品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全面快速增长的巨大潜力,推动公共产品和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第二,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既要着眼于优化资金、资本要素配置,支持实体经济加快创新发展,又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维护金融安全。第三,降低税费成本,推行结构性减税政策。这需要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切实降低企业的制度成本。第四,经济转型升级需要创新型和实用型人才,因此,加快推进教育结构调整与改革对实现由数量型人口红利向质量型人口红利转变意义重大。第五,以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开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境界。这是全社会的热切期盼。必须把加快生态环境治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出位置。第六,进一步激活市场、放活企业。这需要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改革,使政府既切实减少对市场和企业活动的直接干预,又能有效引导经济发展方向、实施科学监管。

  “十三五”头两年的经济转型升级带有闯关的特点,更需要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政府作为。在国内外环境深刻复杂变化的特定背景下,经济转型升级面临供给侧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多方面的艰巨任务,既需要化解多年来累积下来的矛盾和问题,又需要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尽快形成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爬坡过坎、勇于闯关,尤其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形成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支撑经济转型升级的各项政策与制度安排。我们要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啃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硬骨头”。

  (作者为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