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影响市场的四大问题,一次解释(房地产,7万亿......)

发布时间:2015-05-18      来源: 腾讯财经    点击:

导语

近期,受央行货币政策报告否认QE以及猪价回升等消息的扰动,市场对政策宽松的预期似乎出现了一些动摇。归根到底,市场的担忧来自以下几个方面:房地产、大规模刺激、猪周期和美联储加息。但从目前来看,这些担忧尚不足以扭转货币宽松的趋势。

 

近期,受央行货币政策报告否认QE以及猪价回升等消息的扰动,市场对政策宽松的预期似乎出现了一些动摇。归根到底,市场的担忧来自以下几个方面:房地产、大规模刺激、猪周期和美联储加息。但从目前来看,这些担忧尚不足以扭转货币宽松的趋势。

 

第一个担忧,房地产到底是不是见底了?

 

 

还没有。全国的房地产销售仍在持续下滑。一线城市的销售增速虽然已经回升到去年降息后的水平,但预计持续性不强。首先,当前回暖主要是积压刚需的一个集中释放,持续性不强。去年降息后是积压的首套刚需集中释放(受益于降息),今年实际上是积压的改善刚需集中释放(受益于二套房首付调整),人口老龄化导致的刚需放缓大趋势并没有改变。其次,目前的库存依然在持续攀升,导致地产投资回升遥遥无期,4月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增长6%,当月仅增长0.5%,而且新开工(-17.3%)和到位资金(-2.5%)的低迷都预示后面投资还有下行压力,全年滑落到5%以下是大概率事件。最后,尽管央行动作不断,但商业银行不愿意做房贷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期限长、收益低),这个问题的出路要么靠资产证券化,要么靠国家住房银行,但短期来看难度较大。

 

第二个担忧,新的“4万亿”是不是来了?基建是不是会把经济打上去?

 

 

不是。7万亿的说法缺乏根据,目前保在建工程也好,债务置换也好,主要是针对存量,而不是刺激增量。而且即便是增量,也是不够的。根据我们的估算,全年7%的GDP增速需要的固定资产投资约56万亿(13%的增速),一般来讲,(房地产+基建+制造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75%左右。如果按照房地产投资3%和制造业投资7%的增速测算,需要的基建投资规模是14.8万亿(33%的增速),而现在基建只有20.3%。主要原因还是融资青黄不接的问题没有解决,前四个月的全口径公共收入下降了8.3%,去年同期是增长14%。一方面,预算内资金已经从两位数的增速下滑到7.2%,另一方面,土地出让金下滑的风险正在加速凸显,一季度地方土地出让金同比下滑了25%,而去年同期这个数字还高达37.3%。

 

第三个担忧,猪周期会不会导致货币转紧?

 

 

是一个潜在风险,但短期问题不大,不至于导致货币收紧。猪价上涨的趋势比较确定,

 

传导链条上猪肉-生猪-仔猪-能繁母猪,近期仔猪和生猪价格都出现明显反弹,而和去年反弹不同的是,本轮仔猪价格上涨并非生猪补栏带来的需求扩张所致,而是更多因仔猪供给收缩引起。官方并未公布生猪补栏数,但我们可根据仔猪价格变动与生猪存栏量变动来分析补栏情况。14年二季度,仔猪价格上涨与生猪存栏量增加同步,仔猪价格上涨因补栏引起的仔猪需求扩张所致。今年1月以来,仔猪价格已上涨60%,而生猪存栏量一季度却下滑9%,此轮仔猪价格上涨更多因仔猪供给收缩引起。

 

仔猪供给减少,源于能繁母猪持续淘汰。生猪市场是典型的蛛网模型,需求与供给存在着错配。当猪价处于猪周期的下行阶段时,前期扩张的产能被迫淘汰。2014年1月起,生猪养殖业开始处于亏损状态,除当年3季度因猪价上涨短暂好转外,至今已有16个月,亏损时长远超上两轮猪周期。行业惨淡导致养殖户退出和产能去化,从2013年9月起能繁母猪连续20个月的淘汰,淘汰幅度达20%,而养殖行业认为淘汰力度远超官方公布的这一数据。持续的淘汰也让能繁母猪存栏量创2009年有记录以来的新低,而供给端的压力可能在下半年进一步反映到生猪上。所以下半年猪价回升趋势概率大。但由于整体的经济需求还是不强,所以CPI回升的幅度不会太大,预计仍处于可控范围,不至于导致货币收紧。

 

第四个担忧,美联储加息会不会掣肘货币宽松?

 

 

影响不大。真正的风险往往是想不到的事情,预期之内的都不算真正的风险。目前美联储加息已经被市场充分的预期,而且未来的加息进程很可能低于预期。美联储尽管在最新的会议纪要中删除了“耐心”,但也同时下调了年底的利率预期,意味着美联储加息的步伐会相对谨慎。这一轮美国经济复苏的两个核心驱动因子是低利率(房地产)和低汇率(新能源、出口),两者的基础都是超常规的货币宽松,所以美联储不会轻易放弃这把钥匙。而且即便美联储加息,也不意味着央行的货币宽松就会受到掣肘,目前的美元汇率已经反映了年内一次的加息预期,后面继续大幅走强的概率不大,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有限,相反,目前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还在攀升,人民币不是太弱而是太强,汇率不会成为掣肘宽松的障碍。

 

综合来看,经济并没有摆脱下行压力,通胀的上行风险相对有限,这种情况下,预计未来稳增长很快还会有大动作。

 


腾讯财经智库特约 朱振鑫 民生证券研究院宏观研究员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