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90后人口骤减对中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5-05-04      来源: 金融混业观察    点击:

财新专栏作家 梁建章/文

 

预测经济和预测投资的差别在于,如果大家对经济的预测已经被资本市场消化或者反映在估值上,那么,投资的前景就会和经济的前景不同。但是,人口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非常新的话题,很多投资者低估了人口对中国未来经济和竞争力的影响

 

先看看中国人口总的趋势情况。下图是中国出生人口的变化,生育率从解放初期生五六个小孩到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实行一胎化政策就生两个到三个,到最近一次人口普查的每个夫妇平均只生1.2个小孩,如此之低让人震惊。如果平均每个夫妇生一个小孩,每一代人将减少一半。相比较,美国的人口结构比较平衡,因为每一代数量基本相同,中国则是倒金字塔结构。

图1 中国1950-2010年生育率

 

这意味着,中国的抚养比将会提高很多。看看工作人口,过去二三十年每年进入工作年龄的人口还是在2000多万,最近几年每年只有1000多万,非常快速地在下降。最大的一个人群是八九十年代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那批人,他们是60后、70后、80后。而90后人数比80后减少了大约30%-40%。

 

人口结构的变化,或者劳动力市场的变化,直接带来的是经济增长的下降。前些时候写过一篇文章《林毅夫可能高估了中国经济增长》。他的很多观点我是非常认可的,他的预测原来是未来20年中国经济有8%的增长潜力,他是把中国和韩国、台湾类比,韩国、台湾经济领先中国20年,韩国、台湾1970年是9%,中国是10.5%,中国得益于其规模优势所以增速比他们还快1.5%。继续类比,台湾、韩国1990年到2000年继续保持比较高的增长,6.5%,中国如果再比他们快1.5%,就是8%,这是完全有可能的。但是他忽略了一点就是人口的变化,中国因为实行计划生育,人口数或者劳动力的数量比台湾、韩国减少得更快。所以在那段时期,台湾跟韩国的劳动力还有近1.5%左右的增长。而中国在最近时期劳动力非但不涨反而在微跌,其间有1.5%的差异,正好抵消了中国在规模上的优势和后发优势。所以,把人口考虑进去,中国经济增长率不是8%,而是6.5%。 2020年以后工作人口加速下降,GDP增速可能降低到只有5%。

 

从消费投资来看,人口变化对宏观经济有什么影响?人刚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是负债型的月光族或者要买房子,人到四五十岁的时候,房子基本上买了,小孩也基本上长大了,为养老考虑就要储蓄。中国现在30多到40多岁的人要比20多岁的人多30%-40%左右,每年多1000万人。这批人群会是影响不同行业兴衰的重要力量。这批人现在可能是30-50岁,十年以后就是40-60岁。这批人会消费哪些东西,显然健康方面会有更多的消费,有钱了,一部分人退休了,刚刚开始退休的人有很旺盛的旅游需求,投资金融行业会很发达,房地产行业基本上不够发达,制造业可能不会有太高的需求。

 

房地产跟人口的流动有关系,虽然整体上房地产需求没有以前那么旺盛,但房地产是地区性的,那就看哪些城市会有更好的发展。中国现在一个非常有问题的政策就是控制大城市的人口。从这个图上可以看出,一个国家人口规模与最大城市的人口规模直接相关,一个国家的人口规模越大,最大城市人口规模越多,这个关系非常强烈,几乎是一条直线。现在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群是东京。中国最大的城市跟这条线偏了很多,上海是在靠右很多的地方,说明上海的人口是明显偏小了,上海的人口应该远远超过东京,至少是五六千万,如果让北京自然发展的话,也应该有这么多人口,现在远远偏离了正常的水平。

如果把中国每一个省的省会城市作为单一的经济体来看,一些省会城市相当于欧洲的一个小国家,至少应该有超过一千万甚至两千万的人口。所以,一线城市跟二线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政府限制它的发展对经济非常不利。当然对房地产是更加有利的,大家都挤着要进来,如果不去开发土地,房价就会非常高。二线城市也会比较有潜力,但是中国就这么点人,大家都往前30个城市涌的话,三四线城市,四五线城市人口就会越来越少。这很像现在的日本,日本人口逐渐萎缩,只有东京一个地方人口在增长,其他所有地方人口都在下降。

 

上面是人口规模结构的影响,现在着重讲讲科技创新与人口结构有什么样的关系。中国比当时的韩国跟台湾增长更快,得益于规模效应,因为中国具有最大的市场,最大的人才市场,包括最大的商品市场,所以能够聚集更多人才,研究开发出的东西能够被更多人用,所以很多东西发展更快。美国是世界创新创业的中心,中国也有这个优势。

 

除了规模以外还有年龄结构效应,如果一个社会的人口大部分是50多岁,而不是30多岁会怎样呢?中国现在中位数年龄是30多岁,不到40岁,很快中国就跟日本差不多,企业里大部分是50多岁的了,这对创业创新有什么影响?

 

首先,我们近期不要悲观。

左边横坐标是人均GDP,纵坐标是创新创业的指数,创新的能力,中国最大的圈是在这条线的上面,相对发达国家中国的创新创业还是弱的,但相对于同样发展水平的国家中国创新创业水平遥遥领先。随着产业进一步升级,中国创新创业一直会相当兴旺。从中国每年对研发的投入来看,现在中国的研发人数可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了,可能超过美国,私募基金的规模估计已经超过美国。

 

但是也没这么乐观,因为中国人口结构发生变化的话,未来需要创新创业的年轻人会急剧减少。日本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企业创新还是非常不错的,但是到90年代老龄化上升很严重的时候,创新活力就下降了。如果把日本和美国经济相比,日本就是缺少了高科技新企业,过去二三十年日本几乎没有高科技的企业发展起来。日本人为什么不创业,日本年轻人跑哪去了,日本30岁创业的活力还没有50岁的人多,我分析了很多其他国家,得出结论:这种现象不只是日本有,也适用于其他国家,如果人口老化,创新创业的活力就下降了,越是年轻人多的国家创新越多。

 

中国会在什么时候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五年到十年以后。我们知道,中国90后比80后少了30%—40%,80后现在正好是30岁,30岁是创业的最佳年龄,到了90后出来创业的时候,中国整体人口开始下降,需求开始减小,他们晋升的机会、掌握的社会资源,得到的历练和能力就会不如80后,他们的活力就会下降。

 

现在,绝大多数经济学家包括投资人,都还没意识到中国未来的人口有巨大的变化,五年内中国经济的表现还是超预期的,80后的年轻人非常有活力,中国还有非常好的创新期。五年以后,老龄化的速度可能会超出预期,不管怎么样,有两个行业肯定是看好的,一是健康行业,二是旅游行业,不管是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只要健康,肯定会花很多的钱去旅游。

 

还有一个因素,是不是计划生育马上会放开,我当然希望,通过各方呼吁,现在人口观念转变得很快,政策也将转变得很快,中国应该会在五年之内全面放开生育,但是,刚放开的时候预期会非常好,觉得中国又有希望了,但放开后一两年马上就会失望,生育率没有预期的那么高。因为,周边的年轻人让他们生,他们也不生了。■

 

作者为“携程旅行网”CEO兼董事会主席,本文为作者在2015年投资中国峰会上的演讲,经财新网编辑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