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言:邮储银行黑龙江巴彦县支行的冒名贷款案被《焦点访谈》曝光,银监会认为这暴露出该行舆情应对不到位、经营思想不端正、绩效考核不科学、信贷管理薄弱、人员素质偏低等突出问题。银监会要求邮储银行需纠正部分机构以规模为导向的绩效考评模式,并彻底排查顶冒名贷款,防止此类问题再度发生。
财新记者 宁歌/文
4月10日,《焦点访谈》播出了一期节目《谁让我背了债》,指向邮政储蓄银行黑龙江某支行的逾2000万违规贷款。
据《焦点访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巴彦县丰农村的村民们从未办理过贷款,却突然被当地的邮储银行通知有贷款逾期未还,由此上了征信系统的黑名单。后来村民才得知,自己是被一位民营企业家徐大壮冒名贷款了。节目揭露,在近五六年的时间里,徐大壮共以205个村民的名义拿到农户联保贷款2050万元,这些本属于国家支农惠农的贷款,则统统流向了地产市场。近两年由于建筑市场不景气,徐的资金链出了问题,才暴露出贷款逾期。
据财新记者了解,此案并非孤例。邮储银行湖北分行也有类似情况,比如有客户反映从未在邮储银行贷过款,却被冒名贷款三次共10万元,且有两次逾期还款。更为恶劣的是,早在2013年1月,邮储哈尔滨分行在自查时就已经发现了巴彦县支行一案,且并未作出任何处理。
对此,银监会近期下发了措辞严厉的提示冒名贷款风险的通知,直言其“五宗罪”。“黑龙江巴彦县支行典型案例被主流媒体曝光,社会影响十分恶劣,暴露出你经营思想不端正、绩效考核不科学、信贷管理薄弱、人员素质偏低等突出问题。”
为了防范冒名贷款风险,银监会专门提示,首先要采取有效措施管理舆情,提高应对水平,防范声誉风险。
第二,要转变经营理念。邮储银行应切实处理好业务发展与风险管控的关系,纠正部分机构以规模为导向的绩效考评模式,解决重发展、轻管理,盲目追求业务规模,有章不循、违规操作等突出问题,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由粗放经营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
第三,彻底排查顶冒名贷款。在前两年的顶冒名贷款排查的基础上,立即在全国范围内彻底排查顶冒名问题,完善排查方案,逐笔逐户核实贷款是否为本人办理,必须联系本人当面签字确认,采取交叉或上级检查下级的方式,确保排查全覆盖,对排查不到位和隐瞒不报的严肃追责。
第四,妥善化解存量顶冒名贷款的风险。邮储银行应加大不良贷款催收力度,追加抵押物保全资产,即时调整贷款五级分类,加大核销力度,尽快清除不属实的不良征信记录,消除影响。
第五,加强信贷管理,依法合规经营。全面梳理内部控制的缺陷,完善制度和审批机制,规范小额贷款流程,以合规为底线,建立违规零容忍的机制,针对顶冒名贷款屡查屡犯的问题,切实落实整改,防止此类问题再度发生。
第六,分清责任,查处顶冒名贷款行为。要确保追责到位,包括追究高管人员责任,起到惩前毖后的震慑作用。同时,密切跟踪员工思想动态,确保队伍稳定和全行正常经营不受影响。
第七,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应高度重视队伍建设,选配合格人员担任分支机构高管,引进有金融从业经验的专业人才,充实信贷队伍,提升专业化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