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记者 蒋飞 刘彩萍/文
中国证监会上月完成了副主席和主席助理班子分工调整。今年新提拔的主席助理黄炜将分管发行工作。这样的安排据悉与注册制改革有关,目前证监会正在集中力量对与IPO相关的规则体系进行系统的梳理和重建,法律部出身的黄炜正可以发挥专长。
在此次分工调整之前,发行工作由副主席姚刚负责。2012年5月证监会原主席助理朱从玖调任浙江省副省长,姚刚从那时起开始接替朱从玖分管发行。近年来由于证监会副主席和主席助理屡有调任,高级干部配备不足,姚刚分管了四个部门,包括发行部、市场部、债券部和人教部。“姚副主席管这么多也比较辛苦,现在黄炜升任主席助理后自然要接替一部分工作。”一位知情人士说。
黄炜接管发行工作可能与其长期任职法律部主任有关。这个部门虽然不是核心业务部门,但是近年来在推动《基金法》、《证券法》修订以及有关内幕交易的司法解释方面与国家有关立法和司法部门密切配合,为推动市场法治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法律部还通过参与有关上市公司和机构监管规则的制定,参与到证监会的各项核心监管工作中。
今年证监会将在《证券法》修订后推出IPO的注册制改革,目前已经从沪深两大交易所抽调人员,对现有的股票发行规则体系进行系统梳理和重建;大部分规章将废止,并按照注册制的内在要求重新制定。这项工作不但费时费力,还因为《证券法》正在修订中,一些关键问题仍存在争议,需要与立法部门和其他监管机构、国家部委就修法和规章制度的一致性密切沟通。
证监会高层此次分工调整还未全部完成,原因在于现任副主席庄心一将在年内退休。他目前所分管的工作也需要有人接替。
发行部的工作仍然是市场各方关注的焦点。《证券法》有望在年内完成“三读”,正式修订完毕,但是时间可能延至10月份。今年最后的两个月时间仅够证监会和交易所发布新的IPO规章和规则,另外交易所还需要建立取代发审委的“聆讯委员会”制度,并任命相关委员。所谓“聆讯委员会”是香港的叫法,近期有报道加以借鉴,因为注册制改革之后的发行制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借鉴香港市场证监会和交易所之间分工和制衡的做法。
今年以来,证监会主板和创业板发审会均加快了审核速度。原因一方面是股票市场不断上涨,市场对新股需求旺盛;另一方面是要为交易所接手审核工作“打提前量”,多审一些企业,为交易所留出一些时间。
在审核末端的发行工作也明显提速。4月2日,证监会核准了30家企业的IPO申请,其中上交所11家,中小板2家,创业板17家,数量超过以往批次。
投行人士告诉财新记者,如果不是因为需要补年报,发行数量可能超过目前的水平。“很多企业2014年财报没有补上来,暂时性‘缺货’。”这位人士说。
在今年剩下的大部分时间内,本届主板和创业板发审委仍将继续工作,直到注册制正式实施,发行审核移交给交易所。未来证监会对IPO的监管将从事前转到事中和事后,并对交易所的审核行为进行监督。但是IPO在迈向注册制过程中如何实现发行节奏和发行定价市场化仍存疑问。
“股票发多了市场跌了怎么办?证监会和交易所都不管发行价格了,如果再出现‘三高’发行能否承受得住舆论压力?”一位投行人士对财新记者说,“过去一年多投资者已经习惯控制节奏和低价发行了,现在说要市场化,还是要经历一个不可避免的阵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