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3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拒绝黄 拒绝毒 拒绝黄赌毒

发布时间:2015-11-27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据悉,公安部近日部署全国公安机关治安部门开展行动严打娱乐场所涉黄涉赌违法犯罪活动,深挖幕后黑恶势力和“保护伞”。这次行动主要对歌舞娱乐、洗浴按摩、电子游戏等娱乐服务场所进行全面督查,对涉黄涉赌严重的娱乐服务场所将进行持续整治,并将查处的涉黄涉毒场所“黑名单”公诸于众。(来源:人民网)
万恶淫为首。在我国传统观念中,人们对于性是持保守的态度的。对于大部分未成年来说,他们只有通过非正规的渠道去了解性,这就造成了青少年成了黄色产业消费者主力军的现状。这对未成年的心理、生理都将可能造成不可弥补的创伤。“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涉黄场所,对我国的社会风气造成了恶劣的破坏。不仅损害民众的身心,还可能会引起各类的社会犯罪。

俗话说:“小赌怡情,大赌伤身,豪赌‘灰飞烟灭’。”我国对赌博罪的认定是主观上必须具有营利的目的,以娱乐为主带有赌博性的行为不构成赌博罪。亲人朋友逢年过节的时候聚在一起“小赌”一时无可厚非,可一些赌博场所的“豪赌”现象真是骇人听闻,容易引发社会不稳定。家庭因为赌博欠债而破裂也不再是新闻,朋友之间因为赌博反目成仇的例子也是不胜枚举,更不用说因为赌博而影响工作的现象。

“珍爱生命,拒绝毒品。”据官方统计,我国在册吸毒人数为300万,估计实际人数超过1400万,也就是说我国每一百个人中就有一名吸毒者,每年造成经济损失达5000亿。我国禁毒形势严峻,且现在吸毒者趋于“低龄化”,青年比例达75%。吸毒不仅伤害身体,还造成一种强烈的毒品依赖性,难以戒断。不但危害家庭,甚至家破人亡,还会扰乱社会治安,引发各种违法犯罪活动。

“黄赌毒”是破坏家庭幸福的刽子手,是引发违法犯罪活动的不安定因素,是伤害百姓身心的罪魁祸首。公安部近日开展的严打活动,要求深入第一线,凡涉案场所未被依法查处或整改、其主要责任人未受到打击处理的,不得结案;凡涉案主要犯罪嫌疑人未抓获、未受到打击处理的,不得结案。体现了政府部门对铲除涉黄涉赌的决心。下一步应该开展严打行动对涉毒场所进行严厉有效的打击,将打击“黄赌毒”作为重要事项,要按照“有效查处,一查到底”的原则,对“黄赌毒”现象进行有效彻底的。

而作为党员干部,应带头做到拒绝黄,拒绝毒,拒绝黄赌毒。我们的党员干部应该树立党的威信,做好党的事业,维护党的形象,保障社会的稳定,为人民百姓树立先进的榜样。
为建成人人“拒绝黄,拒绝毒,拒绝黄赌毒”的和谐社会,第一,政府部门应加大严打力度,增加严打次数。各级公安部门应科学规划严打方案,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对涉黄涉毒涉赌的潜在场所进行彻底的督查整治。第二,应加大对涉及“黄赌毒”人员的惩罚力度。对于开设涉黄涉毒涉赌场所的人员,应采取更加严厉的惩罚方式,提高惩罚金额,延长拘役年限。第三,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各学校、医院等单位应加强“拒绝黄赌毒”的宣传和教育力度,开展相关专题讲座,邀请专家和戒毒人员现场讲演。还可通过放音“拒绝黄赌毒”公益电影进行宣传。
《拒绝黄赌毒》是公安部指定的KTV场所开场公益歌曲。“拒绝黄,拒绝毒,拒绝黄赌毒”就是其核心歌词,“黄赌毒”一直是公安机关严厉打击的对象,它们已伤害了无数的青少年和成年人。总之一句:面对“黄赌毒”,不管是党员干部,还是普通百姓,应该坚决地说“不”。(锟铻)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