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被拐儿童的福音

发布时间:2015-09-20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家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然而,由于我国缺少长期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打拐解救儿童收养的相关规定,此类儿童难以回归正常家庭健康成长。据民政部网站消息,民政部、公安部近日联合制发《关于开展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打拐解救儿童收养工作的通知》,为推动打拐解救儿童回归家庭、维护打拐解救儿童权益提供了政策依据。(9月18日《华西都市报》)
给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打拐解救儿童一个家,民政部、公安部出台的“被拐儿童可收养”新规,既体现了浓浓的人情味和人文关怀,更展示了我国制定制度的脉脉温情。
从2011年7月起,为了打击拐卖儿童的买方市场,公安部作出要求:被拐儿童一经解救,全部送往民政部门的福利院安置,不得由买主继续抚养。这项规定在当时情况下发挥了一定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让打拐解救儿童感受家庭温暖健康成长,成为了一道社会难题。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2013年1-10月,全国共侦破拐卖儿童案件6000余起,2.4万名被拐儿童获救。而利用全国公安机关打拐DNA信息系统为孩子找到亲生父母的只有454名。这就意味着,其中找到亲生父母的被拐儿童不到2%,还有98%的被拐儿童只能安置在福利院感受“大家”生活,无法享受到温馨的“小家”生活。
制度无情人有情,公安部的规定也要与时俱进。这次民政部和公安部联合出台新政,不仅为维护打拐解救儿童权益提供了政策依据,更是为打拐解救儿童健康成长带来了利好消息。打拐解救儿童找不到亲生父母却渴望回归正常的家庭生活,有人愿意收养和成全打拐解救儿童,这是两厢情愿、两全其美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被拐儿童可收养”并不意味收养者就能将被拐儿童“据为己有”。新规中明确提出,若被拐儿童找到了亲生父母,且同时满足相应条件,收养关系是可以解除的。这既是对被拐儿童正当合法权利的保障,也是对收养者的尊重和约束。一切从被拐儿童的切身利益出发,一切为了被拐儿童能够像正常儿童一样健康成长,这是出台新规的初衷和目的,也是以人为本、尊重人权的具体体现,应该在全社会形成共识并落实到行动上。
                             作     者:   老马
                             联系电话:13778098863
                             邮    箱:2010926518@qq.com
                             地    址: 四川省三台县梓州干道
                             邮    编:  621100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