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空白罚单上填的是“特权”

发布时间:2015-08-11      来源: 古风听竹法律博客    点击:

陕西西安市边西街一排违停车辆,8月8日早晨被交警全贴上了罚单,就连一辆违停的警车一视同仁也被贴上了罚单。可细心的市民注意到,其他违停社会车辆,车辆牌号、违停时间、违停地点也是正常填写的,唯独这辆违停的警车上贴着的罚单什么都没有填写——车辆牌号一栏,空白;违法停车时间一栏,空白;违法停车地点,空白。(据8月10日新华网)
显而易见,空白罚单玩的是“障眼法”。比较符合情理的推断应该是:面对一整排违停车辆,执法者觉得如果只对社会车辆下手,而不对违停的警车也一视同仁地贴上一张罚单,这样的做法可能“太扎眼”,容易引来社会“官官相护”的指责,所以便自作聪明地用一张空白罚单来糊弄市民。殊不知,如此掩耳盗铃的手法终究蒙蔽不了社会公众雪亮的眼睛,这张如同遮羞布一样的空白罚单被揭开后,反而使执法机关丑陋的一面暴露无遗。
其实,执法者是知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只不过以为社会公众大概与自己一样“弱智”,因而在众目睽睽之下玩弄了这么一出“拼智商”的游戏。不妨揣测一下,假如当时的西安市边西街只有一辆违停警车,执法交警可能连一张空白罚单都不会贴。谁都知道,一张没有任何内容的“罚单”,对于相对人来说就是一张废纸,这样的执法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是对公共权力的公然亵渎。同样的行为,对于社会车辆来说是违规,应受到相应的处罚,而对于警车而言就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见一些地方执法不严不公已经到了何等明目张胆的地步。人们不禁要问:如此选择性执法,岂能服众?
贴在违停警车上的罚单看似什么都没有填写,实际上填写的内容是“特权”。因为在执法交警眼里,或许警车意味着是“自家人”,当然应该懂得“相煎何急”“内外有别”的道理;或许警车就有理由违停,贴一张空白罚单是为了让社会车辆在心理上得到平衡;或许警车就是权力,不管罚单中有没有填写内容都一个道理。总之,面对违停警车,执法交警无论出于特别关照也好,还是出于顾忌敬畏也好,甚至出于无可奈何也好,其最终竭力维护的仍然是体制特权。
当然,“空白罚单”所带来的“积极”意义无疑应予肯定。其一,从中反映出的选择性执法,是导致执法公信力每况愈下的直接原因;其二,从中暴露出的特权意识根深蒂固,是造成执法不严不公的主观动因;其三,从中折射出的执法权力具有恃强凌弱的偏好,是纵容公共权力有恃无恐的强大资本;其四,从中流露出的执法标准因人而异,是阻碍法治秩序构建的最大绊脚石。
“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确定不同部门及机构、岗位执法人员执法责任和责任追究机制,加强执法监督,坚决排除对执法活动的干预,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惩治执法腐败现象。”这是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根治“空白罚单”等执法不严不公现象的一个良方。


新闻链接:西安警车违停被贴空白罚单市民质疑称“糊弄人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15-08/10/c_128109775.htm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