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人民评论:被指不作为,警察就可以不友好?

发布时间:2015-06-17      来源: 人民日报评论    点击:

 
【快评】被指不作为,警察就可以不友好?
亦 多

公开向警察表达不满,越来越成为一件充满风险的事情。

近日,来自河南开封一家建筑劳务公司的2名农民工,因为给公安局送“不作为”锦旗被拘留10天。

事情本来跟公安局并不直接相关。他们和平顶山当地一家建筑闹出劳动纠纷,后来在索要工资的过程中又发生了肢体冲突,二人和数十名工友这才到区政府和平顶山市公安局反映诉求。他们认为,公安部门在立案和出具伤情鉴定书等事项上存在拖延行为,于是送来了一面“贺平顶山公安局最不作为奖”的锦旗。根据公安部门的说法,他们还“敲盆打铁,拿喇叭喊叫”,试图引起注意。双方互不谅解,结果农民工被关了、警察被告了。

其实,类似的情况发生过多次,每次都令人遗憾地沿着同一个剧情发展。一些群众感觉受到了委屈,却拿对手没办法,只能指望政府部门主持公道。一旦结果不如人意,就把更大的怒火转移到执法部门身上,然后以送“不作为”锦旗等方式以求引起社会舆论关注。

面对这种近乎羞辱的抗议,手握公权力的公安部门究竟应该采取一种怎样的态度对待,其实是很可以讲究的。如果送“锦旗”的人的确引起了大规模人群聚集、严重堵塞了交通,甚至对公共安全造成了威胁,公安部门当然应该及时制止,该处罚的就要处罚。而现实中很多时候,对方只是表达一下自己的义愤,“恶心恶心你”,引起执法者的重视,这种情况下,公安部门的表现,恐怕就主要还应该是积极温和地进行疏导,尤其不要因为对方是冲着自己来的,就动辄以扰乱公共秩序等名义,直接进行“掐灭”。由不信任引发对抗,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

造成这种怪现状,有诸多原因,比如法治水平不高、维权渠道少,甚至包括社会舆论拉偏架,等等。但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价值观出了问题,社会不够友好。这不是说使用控制手段不合法,而是目的不够友好。试想,如果群众求关注而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就会变成纯粹被伤害的一方。而群众以其他方式得不到回应,被迫或有意采取非常规的手段赢得关注,换来的却是当头一棒,也许会被吓退一时,但心理对抗却会无限循环下去。

事实上,社会对弱势群体不仅有法律上的责任,也有道义和人权方面的责任。如果忽略这些责任,就会出现“自动取款机上拿走17万元,被判无期徒刑”“司机超载获益二三十万元,被罚数百万元”等令社会极度不适的事件。这样的荒谬,不是“依法”就能解释的。同样,群众的不满,也不是强行压制就可以平息的。掌握权力、占据优势的一方,应该率先友好起来,这才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对社会负责任的举动。

每当看到警察和群众冲突的新闻时,就想起那首耳熟能详的歌:“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无论何时,警察都应该是一个令百姓安心的形象。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