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起底广东“电信诈骗第一县”:从社保局买信息

发布时间:2015-05-20      来源: 腾讯    点击:

摘要]广东茂名共破获刑事案件1596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人员770多人

 

转播到腾讯微博
起底广东“电信诈骗第一县”:从社保局买信息

 

广东省公安厅内展示的涉电信诈骗犯罪案中的作案工具

■新快报记者 陈海生 通讯员 曾祥龙 柯科 陈汉斌

因集中输出电信诈骗人员等,茂名电白曾被戏称为“全省电信诈骗第一县”。广东省公安厅对该地区进行了为期一年(2014年4月26日至2015年4月25日)的重点整治。5月18日,省公安厅举行打击突出犯罪茂名电白专场发布会,经过一年整治,该区共破获刑事案件1596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人员770多人,其中涉电信诈骗和银行卡犯罪案件206宗。

“料”:黑客网上搜 复印店偷留底

警方介绍,诈骗分子将公民个人信息称为“料”。能否找到好“料”,并且找到包含姓名、单位、手机、职业、职位甚至更详细的“料”决定了成功的概率。“有电脑黑客专职搜集公民信息,对公务员、医院、住院人、小区住户等信息进行详细分类,放在网上贩卖。有的诈骗分子还从印刷店(暗地里留底)、单位、社保局、废品收购站等购买通讯录。”

据办案民警介绍,诈骗分子从网上购买的“料”,视其详细程度和职位而价格不同,从几毛钱到几元钱一条不等。比如老板、局长或者高层领导的信息价格就会贵一点,而包含了职位信息的“料”价格也会高一点。

同时,诈骗分子还会专门针对某一特定群体开出“天价”收购信息,比如监狱服刑人员家属的信息,有时高达8元一条。获取该信息后,诈骗分子就冒充监狱的管教人员打电话给服刑人员家属,声称可以帮忙减刑而实施诈骗。

诈骗:冒充熟人 “明天找你”

据警方介绍,这些诈骗团伙分工明确,互不联系。流程大概如下:个人信息组从网络或复印店等途径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再卖给话务组头目。再由话务组头目将任务层层分发到话务组成员,由他们逐条打电话实施诈骗。

话务组一天的工作主要分为上午和下午两个时段,一般下午打电话时冒充熟人,说“明天找你”,然后第二天上午再继续行骗。平均下来,一天要打300多个电话,其成功的概率各有不同,有的一个月能骗到十几万元,有的几个月都骗不成一单。诈骗成功后由取款组前往ATM取款。

而作案人员大多无业,相互之间也会“传帮带”,不过,师傅带徒弟,要提成50%。根据作案环节的分工不同,取款组很多是吸毒人员,话务组则以18~30岁的青少年为主,男性较多,学历大多为小学到初中不等。

警方介绍,主要的作案手法仍然是“猜猜我是谁”冒充熟人系列,然后衍生出很多不同的版本。最近流行的剧本是“冒充领导”,在警方缴获的“剧本”上,诈骗分子详细地写明了每一句“台词”。

提醒:不明电话多 当心是诈骗

茂名电白,因电信诈骗案件高发,曾被戏称为“全省电信诈骗第一县”。办案民警介绍说,在当地,流传“做生佬(电信诈骗的暗语),赚大钱”的说法,因此很多人成群结伙犯罪,想不劳而获。

“小部分村委干部亲属也曾参与电信诈骗活动。”茂名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陈克透露,“打击发现,有协警曾参与其中充当‘保护伞’。目前,我们已经对两名协警按照案情依法处理。”陈克还透露,目前,茂名警方已与银行、电信部门建立联网系统,对本地多次骚扰电话或不明电话进行封阻。

“如接到超过5次以上的不明电话,系统会给市民提醒:这个电话来自不明身份,有可能是诈骗,请市民注意。”陈克说,“警方专门聘用了20名人员,守着系统为市民服务。”返回腾讯网首页>>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