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3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济之均:为中国法官点赞!

发布时间:2015-07-23      来源: 法官之家    点击:

作者:济之均,法官之家特约撰稿同事

作者赐稿,在此致谢!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人年轻时曾从事过教育工作,某日,自己的学生到法院开庭,因她在当地教育界已小有名气,是市人大代表,小学校长,被人大任命为人民陪审员。开完庭,她来到我的办公室,发自内心地感慨:“老师,我接触的法官一顶一的厉害,尤其那几个女法官,佩服!”我说:“你也很优秀呀。”她摇摇头,真诚地说:“自愧不如。”

 

就这个问题,我也曾给予关注,说实话,无论目前司法公信力如何不高,但在这个处处充斥着官本位的社会中,法官虽然不是党政干部,但在大家的心目中还是比较神圣的。即便是脱下了法袍,从事其他工作,也很受欢迎,无论走上了仕途,还是从事法务,以及律师工作,往往会很出色,也很抢手。

 

为什么呢?数千年来,我们国家形成了一整套的国家治理经验,并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步加以完善,尤其作为法官队伍,对审判权的监督与制约,可以说更是想尽了办法,长期在这个体制里生存,犹如生活在夹缝中,需要左右逢源,久而久之,法官们守规矩,按章办事,那是必然。

 

法官们每天都要审理各类案件,必然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每一起案件,每一个当事人,对法官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考验。法官需要从双方相互矛盾的陈述中,还原事实真相;从双方提交的证据中,判断是非曲直。往往通过不易被人察觉的神态中,了然当事人的心理变化,即便一方或双方恶意诉讼,法官都要有一副火眼金睛,洞察一切,通过表象,看透本质。法庭上,无论面对多么强势的当事人,法官都是强者,需要动用智慧与技巧掌控局面,在法治文明越来越走向进步的当下,仅靠耍威风,是不允许,更是难以驾驭庭审的。一起起案件的处理,既是对法官专业技能的测试,也是对法官人格修为、综合能力的考验,久而久之,必然练就了法官处事不惊的胸怀,以及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

 

法官每审理一起案件,都是对自己所学法律专业知识的再巩固、再提高,是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转化过程,因为需要对案件进行最后裁判,这也决定了法官适用法律时谨慎而又准确,而不像律师那样,为了证明己方的合法性,随意且又片面,因此,相比公安、检察机关,法官的法律专业技能就显得更纯熟,更全面,虽然同属法律专业毕业,由于长期受工作局限,无法做到学以致用,客观上形成了与法官专业技能的相形见绌,这也是大量法官敢于辞职,律所、企业乐于接受,而公安、检察队伍却难得一见的根源。

 

无论你是花容月貌的弱女子,还是弱不禁风的白书生,经过多年法院熔炉的锤炼,都会发生个性的蜕变,慢慢变得独立而又坚强,不再人云亦云,不再畏畏缩缩,显得大气而又睿智,由内而外地散发出一种逼人的英气,处乱不惊的沉着,独当一面的霸气。无怪乎大家说,再美的美女,到了法院就成了女汉子,我相信这话并未言过其实,没有半点的贬义成分。

 

当然,这个群体中仍然有这样那样的人,有的还不让人满意,甚至枉法裁判、为所欲为,但我们要看到,在二十万法官队伍中,这毕竟是极个别的现象,仍瑕不掩瑜。

 

法院作为专门的审判机关,不仅仅具有打击犯罪的职能,大量的工作是依法调整同等法律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面对大量的民事纠纷,在涉诉信访如此尖锐、网络媒体如此发达、社会大众广泛关注、责任追究近乎苛刻的形势下,可以说,每一位法官肩上的担子很重,压力很大,媒体、领导,以及社会对法院的期望值又如此之高,容不得半点的偏差与失误,却又给予了他们极不相称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但绝大部分法官潜心办案,默默奉献,表现出极高的政治觉悟与人格修养,你能说这个群体不可爱?这个群体不伟大?

 

请多一点尊重,法官也有七情六欲!

请多一点理解,我们的法官更不是铁人!

请多一点宽容,让我们的法官不再为难!

请多一点大气,我们的法官并无过高的奢求!

请不要吝啬,为我们的法官群体点赞吧!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