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3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周双雁:谁来在意法官的感受?

发布时间:2015-07-23      来源: 法官之家    点击:

作者:周双雁,江苏沭阳法院

作者赐稿,在此致谢!转载请注明出处。



当你忙着手机刷屏,无聊的只能浏览无数条毫无意义的新闻来打发闲下来的时间,你是否留心过法院微信公众平台公布的今年执行案件情况;当你还为一个未接电话而怏怏不乐时,你是否知晓法官们正忙得焦头烂额;当你沉浸在丰足物质生活所带来的不尽喜悦时,谁来在意法官的感受?

 

法官所承受的正直面蔓延的肆虐,不要让涨溢的洪水淹了辛勤耕耘的田。当司法职业神圣的只剩下单薄的称呼,法官的尊严何在,尊荣何来?美好的愿望就是对现实生活的突围同行的安慰,律师的暗讽,环境的侵袭,生活的寒酸,工作的艰辛,就像一张无形的网围住法官生活的空间,于是有些法官产生了自我迷惑、迷茫和迷失心理:除了做法官,还能干些什么?只求体面的生活,活得有意义,有理想,有品质,有幸福。重压之下,要么迸发,要么毁灭,这是谁都不愿看到的结果。身心的疲惫就是对“艰、难、险、重”的抗争。为了捍卫法律的尊严,守住法官的尊荣,法官们费尽心思、绞尽脑汁、穷极所有,每人每年审结400余起案件,工作的压力确实有点山大。无数次加班加点让身体超负荷运转,时常出现“孩子桌边做作业,法官案边写判决”的场景,身体与载荷的抗争还能坚持多久,法官所能承受的底线在哪里呢?工作的动力就是对司改红利的向往。当下,法官压力大、待遇低、晋升空间小、无职业尊荣,致使少数法官出走体制围城,留下坚守的则是意志坚强、信仰坚定、性格坚毅的法律人,是思想纯粹的法官。他们始终坚持“公正是灵魂,廉洁是保障,为民是主题”的司法理念,对司改充盈憧憬,并为之不懈的努力。

 

法官所追求的正遭遇无言的冷漠,不要让迟到的关怀凉了基层法官的心。对美好愿望的执着追求有时换得别人无端的漠视,不要让真切的关怀来得太晚,这是法官不能承受的痛。法官的付出有谁知?“案多人少”、“杂事太多”,这是在基层法官口中常能听到的感叹。“案件数量”、“考核指标”、“生活压力”等像座座大山,压得法官有些喘不过气,原有的理想也变得模糊,越发沉重。你知否?官正是用生命、执着、顽强书写着自己的人生用公平、公正、公心诠释着责任的真谛。法官的价值有几何?以铁肩担道义,用信仰铸忠诚,把办好案、办铁案视为天职,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一目标,远离灯红酒绿,不拒孤独,内心渴望的是百姓能安居乐业;勤勉敬业,不谋名利,日夜期盼的是为百姓排忧解难;刚正不阿,不畏权贵,立志坚持的是为人民伸张正义;公正执法,不图金钱,一生信仰的是法律的公平正义。法官的处境有多难?法官总是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纠结着、矛盾着,如坐针毡;总是在良知道德法律之间努力寻找着平衡点,如履薄冰;总是在考虑着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完美统一,如临深渊。常人无法想象法官审结案件时所承受的煎熬,无法感受法官司法过程中所承受的苦楚,无法理解法官工作生活中所承受的生命之重。

 

法官所坚守的正面临沦陷的危机,不要让制度的痼疾挡了司法践履的路尽管坚守的理想信念遭遇社会现实的侵蚀、冷冻和剥落,但从来没有背叛崇尚的法律信仰。守住信仰的高地,让正义的旗帜高高飘扬。为了心中那一片信仰的绿洲,就让法官坚定的守住这座被围困的城。请多给法官一份理解、一份支持,司法就会多一份公信和权威,法治大厦的根基就更坚固一些,法官也就多一份坚守公正、严格执法的底气和勇气,正义的旗帜便会永放光芒。承受司改的阵痛,让洒脱的身心昂昂前行。司改的脚步总是珊珊来迟,路漫漫其修远兮,让人感觉脚下的路越发漫长。偶尔驻足观望的,正是司改过程中需要关注的;关键时刻考量的,正是法官职业品质所彰显的;今天难以割舍的,正是平静的内心所信仰的。多少年来,不曾后悔、放弃和逃避,为的就是让期待的心伴随司改的脚步激越前行。点燃火红的青春,让法治的梦想步步成真。我希望,我的法官生涯结束时,不管是在明日早晨还是若干年后,别人会说我为人是正直、坦诚的,我的工作是称职的,并且已经为民众的福祉,为人类的自由和尊严贡献了微不足道的力量。我相信,法治中国的蓝图已然绘制,司法的春天飘然走来,点燃火红的青春定会照亮法治建设的征途。

 

社会对法官抱有太高的期望,他们希望法官有很高的良知和很多的智慧来抚慰自己的伤痕,希望通过法官神圣威严的审判来解除积怨,希望法官公正刚强的脊梁抵挡权力的侵蚀和社会的不公。然而,法官在推进法治,依法保障公民权利的进程中,我们大家必须思考这样的问题:谁来保障法官的正当权利?谁来给法官撑腰壮胆?当法官遭受不公平的指责时,我们又怎么为法官排忧解难?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排解法官的心理压力和内心焦虑?经济浪潮冲击下的社会现实中,我们又如何保障法官活得有尊严呢?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