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教育部:任何网贷机构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放贷

发布时间:2017-09-08      来源: 网信上海    点击:

9月6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赵建军在介绍十八大以来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建立情况和政策落实情况时表示,根据规范校园贷管理文件,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为了满足学生金融消费的需要,鼓励正规的商业银行开办针对大学生的小额信用贷款。
 
  有记者问:近两年,部分大学生因为高消费陷入校园贷的泥潭,甚至有学生因此而自杀,教育部对于这种学生的消费情况和现在存在的问题有没有一个解决的办法?
 
 
赵建军首先解答了学生为什么借了钱后会陷入校园贷。因为未来要偿还的利息很高,为什么有这么高的利息学生还要去借这个贷款呢?是因为很多所谓的网络平台机构,在宣传方面做了不诚实的宣传、虚假的宣传,告诉学生这个贷款很方便,很便宜。学生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金融知识还不是很丰富,去借了贷款,最终成了高利贷,利滚利,有的学生到了还不起的状态。社会上不良的网贷机构,虚假宣传,引诱学生,造成这种现象。
 
赵建军透露,去年以来教育部和国务院有关部门,主要是银监会、公安部、网信办、工商总局几个部门联合出台了很多措施、很多文件来治理校园贷的问题。尤其是今年初,上半年教育部和银监会、人力资源部联合印发了规范校园贷管理的文件,这个文件明确取缔校园贷款这个业务,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
 
 
赵建军表示,为了满足学生金融消费的需要,鼓励正规的商业银行开办针对大学生的小额信用贷款。据他了解,不少银行已经开办了这项业务,像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同时,教育部还要求各高校要认真做好学生的教育,加强对学生金融知识的教育,加强不良校园贷的警示教育,引导学生不要上当受骗。
 
 
何为校园贷?如何警惕校园贷?  
 
 
“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如果能够借贷助学、减轻家里负担,或者用借贷为创业搭个梯子,也不失为一种选择。然而事实上,“校园贷”并非如此单纯。
 
看到别人购物,自己“囊中羞涩”,要不要贷款攀比一下?正是这种心理,不少学生跳进了网贷平台挖好的“大坑”……
 
0.99%月利率是营销把戏,对于没有金融常识的学生来说,很容易“上当受骗”。而且一旦逾期,那可就要任网贷平台宰割了。
 
在此提醒大家:
1、大学生应当提升防范能力,不随意填写和泄露个人信息;
2、对于推销的网贷产品,切勿盲目信任,尤其警惕熟人推销;
3、普及金融信贷和网络安全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增强学生对网贷业务甄别、抵制能力,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来源 | 网信上海
 
 
◆ 上海法治报


(责任编辑:总编办)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