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法大聘用邓亚萍,高校追星该不该?

发布时间:2015-12-07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中国政法大学聘任邓亚萍为该校兼职教授一事昨日经媒体报道后引发社会关注,一些法大校友和网友对邓亚萍任职法大提出质疑,也有网友认为以邓亚萍的学历和成就有资格获聘。(12月6日中国网)
法大聘任乒坛明星做教授,不光是该校校友质疑,网友也莫衷一是。想起来也是,一个长于政法的学校,突兀之间聘请长于乒乓球的人来当教授,似乎多少都有些不合情理。尽管该校表示聘请邓亚萍是做“体育教学部兼职教授”,而且“其主要工作是支持学校高水平乒乓球运动队的建设发展,提升学校乒乓球高水平运动队的成绩”,程序也规范,但为提升一个学校乒乓球高水平运动队的成绩,就如此这般,其名人情结还是彰显无遗。
说起来,在公众熟知的现实生活中,高校对名人的眷恋并非绝无仅有。无论是在艺术界还是在其他行业,一些人成名之后往往被母校聘请,更有一些成名的节目主持人,也放下话筒走上高校讲台,等等。虽然不能否认名人在一些方面确实卓越,也可能给高校相关领域带来成就,但就高等学校而言,这些做法已然很久,却很少因为有名人加盟就助推学校上等升级或是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事例。这说明名人效应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强大。再说了,法大就是聘请了乒坛高手,能保证校队冲出国门、站在世界杯的领奖台上吗?
其实,高等学校聘请名人客串一下古今中外都有,没有什么大不了。问题在于,高校办学质量常常体现在支撑高校的主干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上,除非要舍本求末、彻底改变学校发展方向,一切都要以此为本。聘不聘名人,自然也当不离其中。当然,这除开要依法依规办理聘任手续之外,更加重要的是要权衡学校发展和学术层面是否真正必不可少,别陷入追星的狂欢而为追星而追星。如果不顾及学校长远利益和社会责任,太多功利思想,仅仅是拿名人打广告,当盆景、花瓶,装潢一下门面而已,就相去甚远、大可不必了。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