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要做普通话推广排头兵
发布时间:2015-09-23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次
公务员、老师上班还讲方言,小心被“扣分”!记者昨日从江苏省教育厅获悉,刚刚出炉的《江苏省县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情况监测指标体系》近期将下发。“监测指标”明确公务员普通话水平应达三级甲等。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国地域广阔,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语言,仅以江苏为例,其境内至少有三种方言。正是基于此,如果各地方群众都用方言进行语言交流,大多情况下肯定不通,为了防止这一现象在政府工作人员中出现,浙江省出台相关的规定,对政府部门和教育部门的工作人员在语言上提出要求,为的就是在规范语言的同时能够在工作人员服务百姓时,让百姓都能够听懂,毕竟随着公务员考试对报考者户籍的要求逐渐取消,越来越多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进入了公务员队伍,如果普通话不能在干部队伍中推广开来,“土著”公务员和外来公务员肯定无法沟通交流,再者说,一个公务员满嘴土话方言,在百姓来办事的时候肯定会出现沟通障碍,因此出台这样的规定是有其合格性可讲的。
作为公务员,学习普通话也应该是日常工作中一项专项任务,通过学习普通话,让自己获得更多技能的同时更能够体现自己为百姓服务的责任来。况且每一名公务员都应该有普通话的底子,毕竟他们都有文化,在上学的时候学得都是普通话,让他们在工作中讲普通话,并非对他们要求刻薄,并且上级政府部门也有相关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普通话应当达到三级甲等以上水平,今天浙江要求公务员讲普通话只是对上一款规定进行落实,对于公务员来讲,本不困难,即使有也是个别人,通过学习也应该能够克服的。
总之,对公务员提出普通话要求,是建设现代化公务员队伍的必然要求,是公务员工作的自身需要,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期待。公务员说普通话,便于贯彻中央和上级领导机关指示意图,便于准确上传下达,便于做好群众工作,便于异地交流使用。是故,笔者建议将普通话纳入公务员综合素质能力考核考察范围,对公务员普通话水平提出明确要求,并督促各地各级认真落实。
当然,公务员讲普通话还是要因时而异、因地而变,切不可大搞不分青红皂白的“一刀切”。在面对说不好普通话、听不懂普通话的当地民众时,如果还端着架子讲普通话,不但会沟通不畅、造成误解,还实在有矫情之嫌。
作者:南柯一梦
电话:
18180168892
住址:江油市建新路
邮箱:
357070328@qq.com
(责任编辑:郑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