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电子科大的“另类”课程

发布时间:2015-09-05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为了让学生掌握和提升基本生活技能,今年电子科技大学全新开设了一门烹饪公选课程《知味》,专门给同学们介绍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和烹饪原料知识,教同学们川菜的制作工艺,包括四川的风味小吃。(9月4日《华西都市报》)
  在当前应试教育竞争居高不下的背景下,一般家庭的孩子从小到大能够参与厨房劳动的确实不多,尤其是对孩子独立完成饮食制作上更是少之又少,甭说让孩子单独烹饪几道集色香味于一体的菜肴,就连简单做个蛋炒饭、下个面条什么的,恐怕大多孩子都不会。据笔者了解,目前很多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都相当薄弱。
  通常情况下,我们不论是家长还是学校,在教孩子谋出路时,只注重其文化课,将来能考个什么样的名校,或是以后做个白领、拿个年薪。对于学做家务,在厨房里学烹饪,总以为不是自己孩子所干的,甚至有人还以为家长和学校安排孩子学烹饪是“不务正业”,对此笔者却不敢苟同。
  笔者认为,从做学问而言,烹饪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手艺。长期以来,我们都习惯教孩子们从理论到理论,却忽视了既动脑又动手的综合能力。于是,在很多情况下,大学生毕业进单位时,理论上说得一套一套的,可一旦牵涉到具体实际操作时,他们往往就干瞪眼,没辙了。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在我们中华泱泱大国里,每个地方的饮食文化都有自己的悠久历史,形成具有地方代表特色。如果不做番学问、下点功夫,那么对地方饮食文化只能停留在浅薄的意识中,几年大学过后只能成为一种美好的回忆。因此,笔者认为,大学既是学知识的殿堂,也是各色文化的传播地,每年从全国各地云集而来的大学生,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而且也要担负着地方文化传承、传播的重任。
我想,假如我们每个大学都能结合地方特点,在大学开设烹饪课,不但教学生文化知识,而且还教会学生烹饪手艺,那么今后这些带有地方特色的饮食文化就一定能够在全国各地得到广泛传承、传播和交流,以至于生根开花。这样,不仅对推介饮食文化和提升地方知名度都大有裨益,同时对大学生自食其力、历练人生也将起到积极而有效的作用。
 
                             作     者:   老马
                             联系电话:13778098963
                             邮    箱:2010926518@qq.com
                             地    址: 四川省三台县梓州干道16号
                             邮    编:  621100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