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毯上的教育需谨慎
发布时间:2015-09-03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次
2015年09月01日,河南省洛阳市,一小学举办新生和家长走红毯的入学仪式。30位一年级新生家长代表,身着西装拉着孩子手走过花门,走上红地毯,向9位身着“天使装”的老师走去,老师拉起新生的手,与他们一起走到开学典礼现场。(9月2日 中国新闻网)
看到走红毯,首先让人联想到的是明星出席某个颁奖典礼或者其他什么重要活动,再者可以联想到结婚典礼上,新人步入婚姻殿堂时,怎么也不会把走红毯和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联系在一起。
一方面,通过走红毯,给小朋友呈现一个新奇的画面,让他们能带着好奇,带着向往,带着对小学生活的美好憧憬走进校园,着对于大多数对学校有着排斥心理,不愿意一个人走进校园的小朋友来说,效果应该甚好。另一方面,总所周知,走红毯是在隆重的场合才会举行的,说明学校对此次欢迎一年级的新生重视程度,而且,用这种特别的方式开心,无疑会吸引众多眼球,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对提升学校的知名度也有积极的作用。
现在的教育模式各式各样,可谓别出心裁,花样众多,学校也变着法的吸引学生和家长的眼球,提高自身的知名度。但是应当慎重的是,学校的品牌打造不是用各种别出心裁的新闻做纽带,而是学校的教育质量,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基础,这样的品牌不打自亮,这样的知名度不用宣传也响亮。犹如明星走红毯的亮点并不在于红毯本身,而在走红毯时的穿着打扮和产生的影响力,可谓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山水之间也,只是希望此次特殊的入学仪式能保持它原本的积极作用,不要被众多利益而改变初衷。
对于纯洁得如一张白纸、好奇心强、知识少、缺乏社会生活经验的小学生来说,更容易接受外界的各种影响。当小朋友迈着欢快的步伐在红毯上走过,奔向五彩斑斓的小学生活时,切记不要掺杂太多的商业利益,让小朋友保持这一份纯真,更不要让小朋友产生其他诸如攀比、炫耀之类的心思,小朋友的教育只需要单纯的学习。
小学阶段是儿童初步走出家庭,接触社会,学习知识的新阶段,同时也是他们的基本道德观和心理品质等开始形成的阶段。要对小学生正确的引导,规范学生言行,要老师用以身作责,用品格影响学生,榜样对他们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对于用走红毯这样一个庄重而成熟的举动来影响小学生,其影响不容置疑,但是需谨慎。
投稿者:文琳
电话:15281133736
(责任编辑:郑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