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另类!这些小家伙堪称大学"代言人"

发布时间:2015-07-22      来源: 中国青年报    点击:

导读
宿舍窗外,你是否曾被鸟鸣蛙啼声叫醒过?校园马路上,有没有小猫小狗舔吻过你的脚?一群群小动物的存在,让大学变得更加朝气蓬勃,充满灵气。今天,小编就带大家看看这些大学里的另类“代言人”。你还记得当年,和他们之间的故事吗?
 

 

 

流浪的小猫小狗

 

 

 

 

 

要说大学校园里什么动物最多,那就一定是随处可见的小猫小狗了。有些遗憾的是,这些小动物大多没有主人,也没有一个固定的家。不过它们每天倒也过得有滋有味,或是在校园小径边散着小缓步,或是午后在校园的树荫里小憩,或是在教学楼前伴着上下课铃声跳跃,瞪着一副大眼睛看着来来往往的大学生。夜晚他们随着校园的沉寂一点点入睡。

 

在校园里流浪时间稍长些,有的猫咪竟然还真的沾染了一丝“校园气”,甚至成了“明星猫”。曾有网友“北大老混混”在北大未名站发了一个题为《记北大一只值得“校猫”在课桌上“听课”尊敬的猫》的帖子:一只上了年纪的猫出现在北大课堂上,跟学生们一起“听课”。它时而窜到讲台上成老师状,时而趴在课桌上成认真“听课”的学生。据在北大未名站社区里网友的回复,这只断尾的流浪“校猫”早在2004年就“入读”北大,经常待在教室,喜欢和人长时间对视,最爱听哲学类和艺术类的课,当老师讲到梭罗的超验主义自然观时,它还微微摇了摇头。

 

 

 

这只猫咪,一身黄白条纹,身形肥硕,当时一名教师正在讲授《经济学原理》,“蹭课猫”蹲坐在讲台上,身后是一大幅投影幕布,上面写满教学内容。在学生们齐刷刷的笑声中,“蹭课猫”旁若无人,纹丝不动,教师则“旁若无猫”,继续宣讲,似乎早已习惯,最后忍不住说了一句:“看来猫也对汇率问题感兴趣。”

 

 

黑天鹅
 

 

 

 

 

中南大学新校区天鹅岛,黑天鹅爸妈每天与6只天鹅宝宝午餐、散步,寸步不离。如今,该校的天鹅已从当初的4只,繁衍成36只的大家族了。

 

2011年4月,中南大学接收了合肥工业大学赠送的一对成年黑天鹅及校友赠送的一对成年白天鹅,用作观赏。为了让天鹅有一个舒适的生存环境,该校在新校区玉带河上用围栏圈了一片水域,并修建了一座天鹅岛供它们栖息。

 

四年来,中南大学的天鹅家族已由当初的4只繁衍至36只,数量仅次于长沙生态动物园。饲养员周师傅说:“还有5个黑天鹅蛋、4个白天鹅蛋在孵化,今年天鹅的数量会激增。

 

天鹅姿态优雅,有时也很二。该校后勤保障部校园管理中心主任向英明说,有的天鹅游泳时,会将一只脚搭在背上,用另一只脚划水。有时,天鹅把头藏进羽毛里,在水面上打转转。如果有一只天鹅曲项向天歌,其他天鹅也会附和。

 

 

 

 

 

 

 

“是山蓝仙鹟,快拍!” 每到广西3月份的爱鸟周,广西大学桃李园里总会有扛着长枪大炮的摄影发烧友蹲守在果树前,不停地摁下相机快门。打开相机显示屏,一只头部和尾巴披着蓝色羽毛的漂亮小鸟,婷婷玉立地展现在眼前。  

 

春季是鸟儿迁徙回北方的季节,迁徙的鸟儿总有一些固定的路线,在途中,会选择环境合适的地方歇脚,休息一两天再继续北飞。

 

有了八九年拍鸟经验的“冯队长”是“广西飞羽汇”的会员,这是一个专门拍摄鸟类保护鸟类的协会,目前有会员200多人。“冯队长”说,整个“飞羽汇”会员一共拍到过300多种鸟类,其中,有会员统计,单在广西大学校园,就拍到100多种。

 

多位摄友在南宁各公园及大学校园蹲守拍摄发现,最近一两年,平常要在森林里才能看到的珍稀鸟类,如今在城市树林也能拍到了。“这也说明我们的环境正在改善,鸟儿愿意在此停留。”

 

 

松鼠
 

 

 

 

 

云南大学里的松鼠已经成为了游客们特地前来拜访的“小朋友”,有如校园的吉祥物一般。春天的时候校园里可以看到很多的小松鼠。 早上和快傍晚的时候,松鼠们开始在校园里出没。它们会到处跳动着觅食,去的时候带一些坚果类的小食物,放在手里,把手靠在树上,等一会,它们就会沿着树干跑下来吃你手里的食物。

 

 

 

 

 

 

 

校园里的动物也不是个个都心地善良的。喜欢经常在草丛树丛里走的童鞋可要注意了。网友“swizzle彭曾”发布一条微博,称在福建农林大学的校园里挖到了一只“世界上最小的蛇”——钩盲蛇,并附上了图片。图片中,钩盲蛇大约十几厘米长,外表酷似蚯蚓,但在一张放大的照片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钩盲蛇身上覆盖了细细的鳞片。

 

挖到这条钩盲蛇的是福建农林大学教授昆虫学的彭老师。彭老师说,钩盲蛇是世界上最小的一种蛇,因为自己平日里就爱研究这些生物,所以才能认出来。“一般人见到估计都以为是蚯蚓,所以我才发微博给大家科普一下。”之后,彭老师便将钩盲蛇放生了。

 

同样在中山大学,@中山大学电视台发微博曾爆料,中山大学南校区杂草堆里发现一条“目测5斤”的眼镜蛇,提醒同学们注意。

 

中大南校区附近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张亮喜欢去中大校园里拍青蛙,他表示经常在校园内看到蛇出没。对于中大多蛇的情况,他分析道:“中大校园比较老,原生植被很多,适合蛇类生活。其实在很多植被茂密的大学校园、公园都有蛇出没。”据张亮介绍,经调查了解,目前生存在中大校园里的蛇类主要有舟山眼镜蛇、黄斑渔游蛇和中国水蛇,除舟山眼镜蛇外,其他都不具备毒性。“最近刚下过雨,蛇的洞穴可能被水淹了,所以会跑出来。”张先生说。

 

 

一整个 “动物园”
 

 

 

 

 

郑州轻工业学院易斯顿美术学院,校园里花草繁茂,绿树成荫,西北角一片400多平方米的地方,就是该校的动物写生园区。几名学生正在这里写生,突然一只小骆驼踱着方步凑了上来,试图从他们手中的画板上看到自己的样子,学生们只好给这位前来“视察”的贵宾让路。

 

在白杨树的掩映下,孔雀、鸵鸟、骆驼、梅花鹿、猴等20多种动物怡然自得,悠闲度日,如果再细致划分,这里的动物有50多种。不过,它们的胃口还真不小,每个月的伙食和管理等费用,差不多要四五万元。

 

少了动物园的喧嚣与人来人往,这些动物的日子过得十分闲适,由于饲养员的勤劳打理,使得它们住处基本没什么异味。间或有学生前来画几笔速写时候,孔雀展开色泽艳丽的尾屏,小骆驼习惯性地“卖萌”,猴子也玩起了杂耍,一派天然情景。

 

“我一般周末的时候会过来写生,有时老师也会带我们来。这些动物跟我们很亲近,不过它们的耐力有点差,站了没多久,就需要换个姿势。”雕塑系的学生李娜说,已经画了百余幅这些动物,但画动物很考验功力,自己想要记住它们每个瞬间还需要多多练习。

 

文/张心怡 图片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