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高等教育改革催生教师教育转型

发布时间:2015-07-19      来源: 腾讯    点击:

高等教育改革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办学方向要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规律。中国高等教育正在发生全新变革,不能每所学校都办成千人一面的研究型大学,需要推进普通高等教育与应用性教育和职业性教育同步发展的均衡办学模式。在国家宏观战略教育思想指导下,我国高等学校将实行分类管理,建立新的高等学校分类体系已经提上议事日程。

高等教育改革必然带来教师专业发展的适应性转型。转型高校的教师教育要经历从理论性到应用性,再到职业技能型教育的转变。这种“接地气”式的转型与发展,是新时期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因为社会对教育对象的需求结构变化了,教育知识体系、教学内容供给变化了。今天,高校学科专业结构在不断优化调整,招生专业设置日益社会化、市场化。以前是学生适应教师,学校限制转专业,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得学什么;今后高校招生专业可根据学生学习需求,基本放开或半放开转专业,教师要适应学生,学生想学什么,教师就要教什么。这种反差变化冲击高等教育教学,专业布局要调整,教师教育要适应。

高等教育改革给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高校教师教育只有转型发展才能“接地气”。

从学校层面来说,第一,教师教育转型与发展应有相应的教育机构部门,如教师教育发展中心予以统筹指导。主要是根据学校办学性质制定教师教育培训计划、谋划教师教育教学发展方向,提供教师教学、学术发展咨询,建立“教师教育研修网”,实行远程培训等。

第二,建立教师发展学校,加强校企联合培养机制。教师发展学校作为一种联合机制,也是国际高等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应用性教育和职业性教育办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核心是职业技能,“书斋经院式”的学校教育重视理论学习,缺乏实践性锻炼,难以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大学教师要与社会企业、工厂、中小学校等共同制定专业发展规划,要走出去深入学校、企业、工厂生产第一线,在合作中研究,以研究改进教学。

从教师个人来说,处理好自己本身专业知识结构与学校转型需求的知识结构之间的矛盾关系是关键。教师要加强学术进修,在已有知识体系中加入创新元素,积极适应国家、地方和高校的教育改革。另外,自身专业发展和科研方向需要未雨绸缪,不可消极等待,在学校转型发展中要尽快找准专业发展定位。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