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北大复旦等多校成立创业学院 被指用力过猛

发布时间:2015-07-17      来源: 腾讯    点击:

 

北大复旦等多校成立创业学院 被指用力过猛

 

截至目前,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都成立了创业学院。

但是,创业可以教出来吗?中国有足够的创业教育师资吗?这几天,教育部相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全国多所高校的创业学院院长和创业教育的相关专家学者会聚上海,出席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上海财经大学等共同举办的“首届全国创业学院院长论坛”等活动。

“现在有点用力过猛了”

“我们现在进入了创业最好的时代,但实际上现在有点用力过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创业学院院长张耀辉说,“互联网+时代出现了人人都在找项目却人人找不着项目,最后找一个概念上市,上完市之后就泡沫了,然后就崩溃了。2000年的美国为什么出现纳斯达克泡沫崩溃?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创业生态出现了泡沫化。中国这段时间和美国非常像。”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秘书长杨芳也表示,“学校有点用力过猛,很多学校都重视创业教育,开了必修课,但课程是创业管理,而不是创业基础。还有的学校开发了创业教育精华班,目标是培训未来的精英。”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陆靖则坦言:“培养博士、教授,大学有能力,但是培养创业者,好像没有这个本事,我们真的能够办成一个企业,我们就不在学校当老师了。所以今天在大学里面,大家在提倡创业教育,到底它用怎样有效的方式给我们的学生们真正有效地教育,这个对今天所有的大学是一个新命题。”

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创新创业教育平台负责人孙洪义表示,美国也缺创业教育的师资,美国对于创业教育的师资要求很高:必须是博士毕业。

孙洪义认为,现在中国的创业教育师资情况不容乐观,“没有任何专业背景的老师,参加两三天培训,回来就是创业师资了。而且培训的人员,本身还不是大学老师,但他可以培训大学教师,这就是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复旦大学创业与投资研究中心主任宁钟提议说,作为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老师要做播种机,把种子在学生心中播下。如果条件合适,老师也可以战斗。否则学生问你一句话:“老师,你教我们创业,你搞一个给我们看看?”

7月15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论坛获悉,上海市教委副主任陆靖表示,上海出台了不少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这几年大学生创业的人数在逐年上升,但是和上海周边地区的江苏、浙江相比,大学生每年毕业生中间创业的比例非常的低。上海高校毕业生中间,凡是加入到创业队伍的人,基本没有上海人。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现象是,在高校的毕业生中,创业最大的主力军是浙江籍的同学,但他们不在上海创业,而是回到浙江创业。

“大学生创业其实是一种人生态度”

“我们用了至少十五六年在追问一个问题:创业有规律吗?创业可教吗?我认为答案一定是可以的。”南开大学商学院院长、创业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张玉利说。

目前,全国多所高校都成立了创业学院。比如,北京大学创新创业中心、复旦大学创业与投资研究中心、上海财经大学创业学院、天津大学宣怀学院、南开大学创业管理研究中心等。

上海财经大学创业学院副院长刘志阳认为,创业型大学和研究性大学是未来大学的研究方向,以上海财大为例,通过成立创业学院,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一体两翼培养模式初步形成,其中,通识教育强调塑造学生的品格和心性;专业教育侧重教授学生知识和技能;创业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能力。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上海交大创业学院院长朱健认为,培育未来的企业家,全国高校基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科技型引领型,第二类是技能型,第三类是生存型。

“大学生创业其实是一种人生态度,以北大、清华为首的研究性的大学进行的商业模式的创造和创新,主要还是应该进行科技型、引领型的,千万不能太多选择生存型创业。如果研究性的高校(学生)都选择生存型创业,挤占了农民工创业的空间,那么农民工创业情何以堪?”朱健说。

上海财经大学贺小刚教授则提出,现在有一些大学生创业型的企业,是对父辈创业精神的延续,为接班做好准备;还有一些大学生是主动型的创新,他们冒着无学业、无学位的风险,自主投资创业。

据杨芳介绍,从2002年开始,就陆续有包括中南大学在内的学校试点创业教育,2008年又在全国推进了创业教育培养试验区的试点,教育部此后又出台了多个与创业教育相关的文件。

杨芳指出,具有历史意义的文件是教育部在2012年推出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基本要求,被称为是创业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它首次把创业教育定义为提升学生的责任感和人的全面发展。在创业教育的组织中做到三个“纳入”:纳入学校整体的改革规划、纳入人才培养体系、纳入质量的年度报告。2015年,创业教育更是升级到了国务院的层面发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希望用创新创业教育倒逼高校教育教学的改革,把高校创业教育改革作为高校综合改革的突破口。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