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难得糊涂”足足害了国人几千年

发布时间:2015-07-16      来源: 杂家    点击:

(点击关注左上角蓝字“杂家”,欣赏走心的文章)

中国几千年专制下,形成了“难得糊涂”的文化。盛行“中庸之道”,很多人明是非,但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本着的就是谁也不得罪,腹黑的喜欢研究“潜规则”从中取利,敦厚的不言不语背后抹泪,圆滑的装难得糊涂。面对社会不良风气、腐败、潜规则,选择漠视、躲、装逼。专制下方兴未艾的言行就是:沉默是金;明哲保身;急流勇退;难得糊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出头的椽子先烂;借古讽今;不谈政治;好人难当;国家大事少管;别惹事儿;少参与;

 

我们3000年的专制时代,那些名人们推出的所谓心灵鸡汤,其实无异于作用巨大的毒药——麻醉人心劝止抗争。历史上老子主张无为,孔子提倡中庸,庄子声称逍遥,直到如今厅堂之上普遍悬挂的“难得糊涂”,其主旨往往都是要人们接受主子甘于奴役。给我一个基本判断是:3000年凡极权之下走红者,大多是垃圾。而敢于说真话的都没有好果子吃,这句话就是放在现在也行得通。

 

“难得糊涂”的背后是利益计算的清醒和精明,支撑着绝对的价值相对主义的是利益绝对主义。在精神上无法认同现实秩序,却在行动中随波逐流甚至活的如鱼得水。普遍的精明正是对专制政权的最有效维护,以无可奈何的无辜假面来掩盖利欲熏心的真实同谋,以公共场合的言行分裂来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难得糊涂的国人,其实造就了国人的太监文化。什么是“太监化”?没有人格、不负责任地讨好强权,没有是非、不择手段捞取利益,没有理想、不利国家而寄生于社会,皆是文化习俗行为的太监化。太监化的人格没有理想,获得生活资料苟延残喘就是其生命的意义,无异于宠物;太监化的行为没有是非,只有利益之争,无异于野生动物。组成了丛林社会。我就想到,动物世界里老虎追逐成千上万匹角马的情景。这时,如果一只角马不小心被老虎逮到,我相信其他角马绝对会躲得老远。可是,在盛行难得糊涂的社会下,谁敢保证自己不是那个被老虎逮到的可怜的角马呢?

 

现今如此恶劣社会环境,模糊了人正义的激情,难得糊涂、大智若愚自私的人性拖着自己往生命的终点狂奔。从看不惯到看得惯,又从看不惯到跟到干....正如 陈独秀所言“残民之祸,恶国家甚于无国家”。

不得不感叹,这个国家的老百姓尤其是知识分子,实在是太好打发了。给口饭吃就磕头、给点阳光就灿烂。没有锱铢必究的求真精神、没有黑白分明的是非观念、没有清晰扎实的分析方法。真不知这样难得糊涂、乐得混沌还要多少个世纪。

 

其实封建专制体制下,人人都有道不尽的饱含诸多无奈与痛心,一句“难得糊涂”,酸楚与悲叹。在没有固定、公平公正规则的社会,个人选择自闭、闲适、隐逸、麻醉,是可以理解的;但现如今,21世纪了,我们不能固守自封,各个国家都要建立公民社会,难得糊涂不应成为圆滑世故者的护身符,因为我们现在推行的法治,摈弃的是人治。

 

如今提倡和谐社会,绝不能让它成为传统“难得糊涂”的病态社会。但是给我感觉中国上上下下的男女老幼跟传统过去一样,还是迷迷糊糊,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每天快乐健康最重要,改变不了社会就改变自己,在这种价值观下,人人自保,其实已人人不保。和谐社会的理论不能成为新的文化专制!

 

难得糊涂,在西方却很少见。原因很简单,中国人,什么话都让夫子说了,后人只能以他的话马首是瞻,却无法深入得到心灵的升华,只能标榜圣人却无法超越。西方人的辩证法哲学却给后人留下一套能够更新的思想。国人的难得糊涂,实际上,是种病态。也是反人性的文化。

西方文化非常讲究原则界限,而中国人强调以和为贵常,会走到一种羞于坚持原则的地步。请记住,无原则的宽容是不会在西方文化圈里当成文化宽容,而只会当成软弱可欺,信仰糊涂。

 

西方人讲求条理性和逻辑性,一是一,二是二,谚语云“凯撒的归凯撒,上帝的归上帝”,而中国人常挂在嘴边的是“咱俩谁跟谁啊”,与其说“文化差异”,不如说咱的文化不如人。是浆糊文化。

 

说国人大脑一团浆糊,不是我提出来的,我看过一本书,彦保平写的《打捞中国愤青》,书里说:中国人普遍地比西方国家人“笨”一些。这个“笨”不是说中国人的头脑先天有问题,而是在上千年的专制集权的浸泡之下,中国人的头脑已经成了一包浆糊,且以“难得糊涂”为幸事,并不以清醒为追求,以思辨为为乐趣。

 

美国人明思溥早在1890年就出版了《典型的中国人》一书,轰动一时,其中他揭示中国人的性格之一就是模糊不清,缺乏清楚和准确。这一文化特点其实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有关。与西方文化不同,中国传统思维多停留在感性思维阶段,多凭经验、直觉,注重整体性,而不注重逻辑和实证,因而就会含糊、模糊。

 

中国文化里实用性太强,中国讲整体、讲直觉、讲类比,简言之:难得糊涂!一团浆糊说西方人思维比较具体,讲概念、讲逻辑、讲推理,简言之:真实第一!所以西方文化出了那么多的大哲学家,大科学家,一直领先于中国,难道这个不值得思考吗?中国有什么?如果中国有一个大哲学家的话,那就是2500年前的老子。不过老子也被难得糊涂所害了,道家讲无为,自己太聪明了,所以躲到了深山。

 

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主义,重视自由、平等与开放,勇于自我否定,能直言不讳地批评别人,善于听取来自各方面的意见。也许西方人平时活的太真实了,所以才有愚人节这个节日,在节日那天大家都糊涂的快乐一下。而国人呢?天天都是愚人节。天天过着愚人节,过了一辈子愚人节,国人只有临死的几秒钟,才什么都放下了,才会露出人性的真实,作为国人,,在难得糊涂虚拟人性的包裹下,活了一辈子真他妈憋屈。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