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写给天堂里的父亲----追忆徐州市人民检察院原检察长许瀛山。
父亲节就要到了。这是我即将度过的第一个没有父亲的父亲节。父亲,在您去世的60多天时间里,您经常出现在我的梦中。梦中的您,依然身形笔直,笑声爽朗。
有人说,您的经历几乎是半部检察史。作为您的儿子,我亲眼见证了您经历的那些风风雨雨,更领略了一位父亲对检察官儿子的期望与要求。
今年年初,您罹患了三年的肺癌扩散,这一次病魔来势更加凶猛。其实,早在八年前,您就患上了前列腺癌,但是您用您的坚强乐观,奇迹般地战胜了它。
病重期间,您生平第一次向市检察院提出个人要求,希望我能到病床前照顾您。是的,这是您因为个人原因向组织提出的第一个要求,也是最后一个要求。
我守护在您的病床前,83岁高龄的您回忆起过去,依然思路清晰。
从早期的徐州检察署,到恢复重建后的徐州市检察院,您的足迹,已经深深镌刻在徐州检察机关的历史上。您任检察长的十年间,是检察机关快速发展的十年,凝结了您和那一代检察官多少光荣与梦想。
那十年,是改革开放初期的十年,也是社会快速转型的十年,一些新型犯罪案件不断出现,时时考验着您这位检察长的能力水平和秉公执法的担当精神。您经受住了考验,您在位期间,徐州市的法纪检察(现更名为反渎职侵权工作)和监所检察工作,都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表彰。
一名公安民警的妻子被枪击身亡。外边传言很多,大家都怀疑是这名民警所为。公安机关将案件移送检察院起诉。可是,办案检察官复核证据时发现,这名民警根本没有作案时间。检察院两次退查,公安机关用多种交通工具作了几次侦查实验,都无法证实这名公安民警有作案时间。您顶住压力,作出不起诉决定。疑罪从无,尽管您没有在大学里读过法律,却有着那样严密的法律精神。
您任检察长十年间,除夕之夜没在家里吃过一顿年夜饭。因为,您每个除夕夜都在单位值班,从无例外。
有一年除夕,检察院正在查办一起受贿案,案件久攻不下。除夕夜,您从饭店里端来一碗刚刚出锅的饺子,端给了犯罪嫌疑人刘某。刘某端着饺子泪如雨下。您循循善诱,和他谈法律,谈亲情。刘某放声痛哭,然后擦着眼泪说,检察长,我什么都说。说出来,我心里就好受了。真的谢谢您。
您爱护自己的部下,每逢春节,您都要把驾驶员和秘书请到咱们家里,您亲自下厨做一桌子菜,让大家开开心心地过年。
您爱护我们兄弟俩。您对我和弟弟从来不打不骂。我们犯了错误,您也只是严肃地指出来。但您对我们的要求却是那样的严格,严到别人无法想像。
1980年3月,我从部队复员到鼓楼区检察院工作。检察长误以为我是个公子哥而不想接收。但是由于无法改变军转办的统一安排,方才勉强接收。
父亲,我没有给您丢脸,我仅用三个月时间,就让他们消除了对我的偏见。当年的“七一”表彰先进党员,我成为鼓楼区十名“优秀共产党员”之一。
1983年,当您得知自已要回到徐州市检察院当检察长的那天,回到家里,对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准备好调离检察院。我当时就懵了。后来因为关于我的人事权不在您的手里,我才没有被调离。但我因此更加低调做人,勤恳工作,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父亲,我在检察院工作三十多年来,没能学到您的能力,却学到了您“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风格。
您离休后的第8年,我调到市检察院,一直在控申接待一线工作。我把每一位登门群众看作自己的亲人,想方设法解决他们遇到的难题,许多信访人也把我看作他们的亲人。
十年前,我患上了糖尿病却从来没有因此影响到工作,只要工作需要,我都会背着冰药箱,装上胰岛素,远赴北京,协助高检院处理信访问题。
去年,徐州市检察机关举行“身边的故事”先进事迹报告会,同事还登台介绍了我的故事。父亲,这一切都得益于您的言传身教。我只是怕自己没有达到您的希望,更是不敢对您的名声有丝毫的亵渎。
深深地爱着您,缅怀您,天堂里的父亲。您能听到儿子穿越时空的心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