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老师“中邪”变“魔鬼”给幼儿教育敲响了警钟

发布时间:2015-06-15      来源: 感谢老马投稿    点击:

老师“中邪”变“魔鬼”
近日,媒体报道北京两所民办幼儿园个别老师用针扎幼儿事件,引起舆论关注;随后福建曝出三明将乐县一幼儿园老师将订书钉钉入孩子耳朵……接连出现的幼师虐童事件,折射出学前教育监督管理漏洞、部分教师素质低下等问题,给幼儿教育敲响了警钟。(2015年06月13日 新华网)
    位于一小区内的北京房山区长阳镇鹤立幼儿园,是房山区教委会同相关部门于2014年1月8日批准创办的民办园,生源主要来自附近小区。涉事两位教师均不满20岁,分别是郑州鹤立幼师中等专业学校和唐山市迁西职业学校的学生,目前还在实习阶段。房山区教委副主任刘立钦说,“目前,相关教师还没有承认扎孩子的事实。”而三明将乐县艺术幼儿园教师将订书钉钉入孩子耳朵事件,将乐县教育局发布通报证实此事属实,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傅军赐表示,事件发生当晚,幼儿园及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已到受伤幼童家里赔礼道歉,幼儿园正、副园长被停职,涉事教师兰某侦进行辞退处理。
    事实上,近年来幼儿园发生的一系列“虐童”案,早已敲响学前教育的警钟。浙江温岭女幼师揪幼童双耳离地20厘米;山西太原幼师十分钟内狂扇幼童数十记耳光;上海杨浦女童下体被老师塞入芸豆……天真的孩子遭受如此虐待令人寒心,除了道德上的愤慨和谴责外,更需关注和反思的是这些“失德”教师是如何走上工作岗位的?民办幼儿园监管为何屡遭诟病?对“虐童”幼师的处罚为何起不到以儆效尤的作用?
    一是学前教育整体投入不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且失衡,公办幼儿园数量少,难以满足民众需求,无法进入公办园的家庭只能选择民办幼儿园,甚至“黑幼儿园”。而民办幼儿园经费来源有限,生源也多来自低收入家庭,孩子数量往往超出教育部规定班额人数的两到三倍,无形中增加了班级管理的难度,给教师工作带来压力,加上福利待遇偏低,师资流失率高,一些教师便会将情绪化的态度带入工作中。
     二是幼师素质参差不齐。现在幼师群体中,80后、90后是主力,多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从小缺少与孩子相处的经验。甚至只把这项工作看作保姆,做几年就走,再加上编制少、经费不足、待遇低,难以吸引优秀人才,流失率非常高。
    三是违法越界成本偏低,为此类事件的发生制造了“温床”。梳理近年来发生的虐童案,其最后的处理结果多是惩罚力度偏弱、舆论关注不足,往往被大众所忽略。比如三明将乐县艺术幼儿园教师将订书钉钉入孩子耳朵事件,公安机关只是对其作出行政拘留15天,并处罚款1000元的处罚决定。对幼儿园管理者、老师难以起到震慑作用。
    显然,要从根本上破解“虐童”问题,需要大力加强幼师队伍建设,完善幼儿园配套和监管,加大惩处力度,为孩子筑起“法律保护墙”。
 
 作     者:   老马
                            联系电话:13778098963
                            邮    箱:2010926518@qq.com
                            地    址: 四川省三台县梓州干道16号
                            邮    编:  621100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