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当下中国教师的强烈呐喊:不跪着教书!

发布时间:2015-06-06      来源: 鹰眼观察    点击:

吴非老师曾著有一本书,叫《不跪着教书》。他说,中国首先要有铁骨铮铮的老师,教育辞典里才配有“铸造”这个词。中国这一代的教育,理当直立而抖擞。

 

 

不跪着教书,我们从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起:

 

什 么 仇 什 么 怨

 

去年,上海宝山区通河中学,某女老师被高二男生持铁锤追打,头破血流。令人流泪痛惜,痛的是老师遭此无妄之灾,惜的是学生烙下一生之憾。

 

什么仇什么怨?让人高马大的学生像追赶一只弱羊,追赶着他的老师。

 

施暴学生尚差四天成年,惩罚免了。但是,孩子,你在茂盛之年对于老师的伤害,谁帮你从一生的记忆中摘去?

 

教 育,不 能 没 有 教 训

 

曾读过一篇教师的博文:“我的学生在课堂上骂我Sb,我回骂!那一刻,我心静如湖,爱他如初。但,骂他就是教育!我有责任告诉孩子,这个世界不是任你驰骋由你撒野的游乐场,骂人要被人回骂,打人也要被人痛打……”

 

 

这是一篇有痛痒的教育文章,读罢五味杂陈,不知应该喝止还是应该叫好!老师与学生对骂,气量实在不大,至少也很不雅。而学生辱骂老师,体统又在哪里?

 

至少,在这位老师的江湖作派之下,育人初衷还是务实的。学校教育的功能,应该是对社会环境的适度演练,为什么要让孩子涉世之后才明白——哦,骂人要被回骂,打人要被痛打!

 

教育,不能没有教训。对于孩子的过错,无限包容比有度惩戒,要可怕得多。

 

自 由 国 度 的 戒 尺

 

我们发现,越是崇尚自由的国度,越是戒尺高悬。因为以良好的法制秩序和高度的精神文明为前提的。

 

犹记得新加坡教室里的那把戒尺,它不是教育的刑具,它是教育尊严的一种宣誓。在欧美,对于教育体罚的制度之争从未停止,但争执的焦点,大多是对于度的拿捏。

 

是的,我们要为任何一种自由,都备一把戒尺。

 

当然,教师不是枪棒教头,惩戒亦非打骂施暴,这把尺子丈量的是一种伦理精神,它为学生树立内心的敬畏。关于教育的大词浩如烟海,感恩、博爱、恒心、坚强……如果要问孩子失去什么最可怕?

 

敬畏!

 

老 师 的 骨 头

 

从私塾到学校,老师的风骨,历来都和知识一样重要。教育既要有博爱的灵魂,亦要有昂然的仪态。身正为师,学高为范。这是一种师者的风范,它必定会塑造学生的集体人格。

 

1922年10月17日,北大的那场讲义风波,面对几百个愤怒学生的围攻,蔡元培捋起袖口,向学生吼道:“我跟你们决斗!”然后满脸青筋地步步进逼,学生旋即溃散。

 

 

这民国师者的威仪,今安在?

 

不跪着教书,这是教育工作者的骨头。骨头不要,血肉焉存?


如 果 爱,请 真 爱

 

因为爱所以痛。我们亲历无数的教育悲剧,对于不存敬畏的学生,欲教又无法,欲罢又不能,常常错失教育的黄金时机。

 

普天之下,有一种传唱已久的教育真谛,说教育就是爱,多么诗意!可教育的真爱到底是什么?仅以爱的名义,包容他们在没有道德底线的生态中野蛮生长?显然,这不是教育的初衷。

 

如果爱,请真爱。真爱宠而不溺,真爱责而有当。如何在现行的教育生态下,用智慧,启发孩子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仍以爱的名义,深思吧!

 

本文转载自:邓艳萍语文,微信公号:dypyuwen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