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高考像是一场赛跑,不管输赢我只想疯狂一次

发布时间:2015-06-05      来源: 中国青年报    点击:

“我终于看到所有梦想都开花,追逐的年轻,歌声多嘹亮 ”。当走过斑斓岁月,回首曾经肆意、张狂、无所畏惧的日子,不知道如今的你是否也有同感。

 

又一年高考临近,看到那些穿着校服,嬉笑打闹的学生从自己身边经过,关于那个夏天的记忆,连同汗水咸咸的味道,倏地涌入脑海中。那时候,教室的墙上挂着让人胆战心惊的高考倒计时牌,书桌上摞着似乎永远也做不完的卷子,课堂上总有人在打盹,男生们总是在球场上挥汗如雨,明星八卦则是分数以外女生最关心的话题。

 

在那些平淡无奇的日子里,我们挣扎着,拼搏着,同时也思考着高考之于我们的意义。天真地以为,青春没有终点。那年,我高考,那年,我踏上了新的人生旅途。

 

 

 

落子无悔,距离高考十年后,我终于站在自己曾经想去的地方,有一份梦想中的工作,做着那些即使到了80岁想起还会微笑的事。在成为我们想成为的人之前,横着一段叫“高考”的青春,恰同学少年,千金不换。

 

那是西北的一座城,一马平川的关中平原四季分明,一场雨过后就入秋了。高三的第一天,就从这个季节开始。

 

黑板左上角,固定留着一块空白区域,高考倒计时的三位数写在那儿,触目惊心。

 

黑板下,坐着一群白衣少年,穿着整齐的校服,无论男女都留短发。我曾经试图把头发留长,扎高高的马尾,却被班主任苦口婆心地劝导:“都高三了,时间多宝贵啊,长头发洗起来多浪费时间。”算了,长发等上了大学再留吧。

 

时间就此以分钟为单位:洗漱3分钟,早饭5分钟,午睡20分钟。

 

就像每一届毕业班一样,誓师大会总是有的。校长在礼堂扯着嗓子一口气讲了一个多小时,归纳起来不到十个字:高考是最重要的考试。而我们,虽然脸上依然挂着青春期少年惯有的怀疑和不羁神情,心里却已经描画出一个正襟危坐的自己。

 

是的,谁都不想在这场战役中认输。

 

犹如正弦曲线大起大落的成绩,在模拟考试里贯穿始终

 

2005年,西工大附中早已成为陕西的一块金字招牌。我那一级10个班里,47个同学考上北大清华。每年高考结束,每个人考上的学校、姓名都会被贴在橱窗里。

 

高三开学的摸底考试,我爸拿着我的成绩单忧心忡忡:“你加把劲,在西安上个一本应该不成问题。”那晚,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在日记本里用彩笔一遍遍写着“中国传媒大学”,又骄傲又绝望。

 

模拟考试成了最折磨人又最鼓舞人的事情,名落孙山和东山再起轮番上演。每一次模拟考试的教室、座位号严格按照上一次的成绩排序,感官刺激到极致。

 

我犹如正弦曲线大起大落的成绩,在那八场隆重的模拟考试里贯穿始终。常常还没有公布成绩,就被班主任叫去办公室“开小灶”。那位风趣幽默的班主任每次还没开口,我已经脆弱得稀里哗啦,他桌子左边的抽屉里永远为我准备着一大卷纸,每次都能用掉一多半。

 

常常肿着眼睛回到班里,板着脸不讲话。每到这个时候,同桌总是能变戏法一样地搜罗出一块巧克力或是一颗糖默默递过来,外面裹着一张小纸条,写满鼓励的话。我那古灵精怪的同桌总能改编诗词歌曲给我打鸡血,哭过之后的那节课,一般都被我俩来回来去地传纸条了。

 

“如果一艘船不知道要驶向哪个码头,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

 

“你是个懦夫么?光哭解决问题么?我可不希望我的同桌是个只知道哭的失败者。”

 

“不要问我你还行不行,答案只有你自己知道,约好了一起去北京,不许掉队。”

 

这样的纸条,我存了整整一大包,带在身边十年了。那些或工整或潦草的图画文字、每次模考失败后在我嘴里盛开过的巧克力糖果,还有自我鼓励的阿Q式的语言,让18岁的青春苦涩而又甜蜜。

 

一往无前的勇敢,心里的那个远方清晰而深刻

 

那是每个人睡眠最好、却最缺觉的一年。每天高强度的训练,通常一战到凌晨3点,再睡到6点半起床背英语。凌晨1点是个坎儿,喝了咖啡也不起作用。常常写着作业脑袋就点在桌上,一个激灵醒来,口水洇湿一片题目,充满愧疚。再老老实实地直起腰来,正襟危坐。

 

 

冬天的早晨爬起来背英语的体验是,无论前面是万丈深渊还是刀山火海,都会义无反顾,不再赖床,心里的那个远方清晰而深刻。高考像是一场疯狂的赛跑,不管输赢我只想疯狂一次。

 

我再也没有见到过比高三还要乏味的课程表:语文、数学、英语、文科综合。严格按照高考排列组合、反反复复。而每个老师都变身大厨,换着法儿的把枯燥乏味的知识点烹制成美味佳肴,让每节课都尽可能有滋有味。一口京片子的数学老师和带有浓浓陕西乡音的语文老师是男生们最爱模仿的人,长得酷似刘嘉玲的英语老师的时装则是让女生更关注的。

 

那时候,一起经历高三的伙伴都成为战友。理科班那个数学成绩很好、穿白色衬衫很好看的男生,总是过来给我解答数学试卷上的错题。隔壁班那个作文写得很漂亮、声音甜美动听的女生,总是跟我交换心事和随笔本。这些陪伴我们的人,连同那些我们保有的坚强、宽容、善良,都在缓慢时光里一一镌刻。

 

一人多高的卷子、习题册,答题用蓝色笔,改错用红色笔,再用荧光笔划出重点,每一本书上都贴满了密密麻麻的备注小纸条,翻起来哗啦啦地响。

 

一本厚厚的日记,自从写下那个不足为外人道的远方,每一次打开都是我的郑重时刻。那是一个小孩的执念与追逐,人生第一次对自己的许诺,握住了便就此不肯放手。

 

那一年我们18岁,有着一往无前的勇敢。随时准备失败,也随时可以重新爬起,梦寐以求的是青春和自由。

 

经历过的人就会明白,那是人生中绝版的好时光

 

高考结束,铃响、交卷、走出教室,紧接着是电闪雷鸣、大雨倾盆。

 

 

那是整个高三一年来最舒服的一场考试,没有紧张,甚至面带笑容。估分,填志愿,交志愿表,充满仪式感。语文老师劝我考虑复旦中文系、英语老师建议我填报北京外国语大学,谁的意见都没有参考,我固执地、倔强地写下练过无数次的那六个字:中国传媒大学。

 

直到所有同学交了志愿表,教室里空空荡荡,我还是安安静静坐在座位上,没有起身。脑中闪过整整一年的时光,青春在手,白云远走。

 

我最终如愿考上了中国传媒大学。未来精彩的十年就此开启:去四川陪留守儿童过暑假,奥运会在鸟巢做志愿者,去英国、澳洲短期工作,拿到国家奖学金,成为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席,保送研究生,去新疆支教,最终如愿成为一名记者,站在那个同行眼中更接近新闻理想的地方。

 

是的,那只不过是一场考试、一段记忆、一个起点。

 

可是经历过的人就会明白,那是人生中绝版的好时光。它将为你人生无穷无尽的可能性拉开序幕,丰富到连自己都会羡慕,远远值得用诸多代价去交换。

 

文/李玥 图片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