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为什么给“起跑线”正本清源?

发布时间:2015-06-05      来源: 中国教育报-家庭教育之声    点击:


欢迎关注“家庭教育之声”
共同寻找家庭教育真智慧
小编微语
 

这是一个来自家庭教育主编的故事,更是一位妈妈将自己陪伴女儿成长的点点滴滴娓娓道来,直抵心灵的同时,是对“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反思。

 

接下来的一周里,家庭教育之声将围绕“起跑线”进行系列原创推送,希望我们的努力能让家庭教育变得更为美好。
 
 
为什么给“起跑线”正本清源?
编者按:

 

这个选题酝酿了将近一年。女儿去年的高考分数让所有的人都大跌眼镜:从小到大的中等生,一路普通学校上过来,除了半途而废的英语和奥数,没正经上过什么课外班,开家长会我从来都低着头,等老师表扬最近学习有进步的同学时,才抬头看看有没有她的名字……怎么会从中考时的海淀区7千多名冲到高考时的一百多名呢?按照流行的说法,像她这样的不就是输在起跑线上的孩子吗?除了高考改革拿掉难题怪题的客观原因,这个一直自嘲为“学渣”的孩子是如何一夜变成“学霸”的呢?人生究竟有没有起跑线?

作为家庭教育周刊的主编,我在基层采访中感受到同样的困惑,在与大家的对话中寻找到不同的答案。近日,国务院参事室召开“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专家研讨会”,紧接着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委会在瓦房店召开“家庭教育指导模式创新现场会”。专家们从国家安全的高度呼吁重视家庭教育和家庭建设,实践者们则带来基层的强烈需求。伴随着电视剧《虎妈猫爸》的热播,“爹娘难当”成了朋友圈里刷屏的话题……这些仿佛一下子涌到眼前的信息,促使我将院士的脑科学研究成果、社会学家和心理医生的专业视角、人力资源专家的“识人术”和读者调查的数据分析整合起来,看看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起跑线。

 

采编这组稿件的过程中,我对照着反思了养育女儿的18年,欣慰地发现,虽然走过不少弯路,但如韦钰院士反复强调的“0—3岁孩子家庭教育的八大关键点”,我全都做到了。而且并没有特别去注意给孩子提供充足的营养、良好的语言环境、增加孩子的社会性接触……只是凭着母爱的本能陪伴她、拥抱她、倾听她,并且没有过早让她学这学那,任由她长成一个单纯快乐的小孩儿。原来,这就是没有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烦恼是从小学高年级开始的,慢慢体会到学习成绩关乎自己在同学中的地位,笑容没那么多了,毕业前夕居然会担心地问:“妈妈,我有学上吗?”初中的逆反期,学业大幅下滑,最后考上的是第八志愿的高中,拿到成绩那天伤心地哭了。说实话,那时我也觉得她三年后能上本科就不错了,毕竟,高中就是残酷的高考的起跑线。

 

女儿上高中时,我在新闻版值夜班,没有时间和精力像初中那样管控她,母女关系反而不那么紧张了。有一天同事劝我别为孩子苦恼,说“在我们眼里她就算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孩子”。这句话提醒我换一种眼光看自己的女儿,原来她也是“别人家的孩子”。除了学习成绩不优异,她有很多优点:心地善良人缘好,孝老敬亲,性格温柔,从小就作为环保志愿者跟着我们到处跑,绝对没有“自然缺失症”,手不释卷爱阅读,钢琴考了八级,田径比赛拿到名次,每天扫地、拖地、遛狗,篮球打得不错,当杂志社社长编出一本本青春盎然的《格调》,参加制作拍摄的微电影还获得了全国中学生微电影大赛的金奖……这些,算不算她的起跑线呢?

 
 
 
 

初中三年我管得很多,忧虑,抱怨,纠结,却不明白既然没有人能用忧虑使寿数增加一刻,哪一个家长又能用忧虑使孩子的分数增加一分?不明白抱怨其实相当于诅咒,不明白纠结的后果只能是痛苦。后来上夜班没法管了,我只好把原来每天的忧虑、纠结和抱怨,变成对孩子的接纳、相信和祝福,从管控型的母亲变成不得不放手的母亲,没想到孩子却慢慢变了,天性慢慢舒展了,为自己画了一道漂亮的起跑线。

 

刚刚过去的母亲节,女儿寄来亲手写的明信片,“谢谢您充分尊重我的选择,让我考来这里,我一个人来台北真的长大了许多,也在学着管理时间和钱,努力变成您一样优秀能干的人……”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因为孩子不知道,当她宁可放弃10分的高考加分也要报考外地的大学时,是多么冒险的行为; 当她决定离开北京去台湾上大学时,我心里有多么不舍。但她的话让我知道,孩子感谢的不是我们物质上的付出,而是对她充分的尊重。这尊重流露出的信任,让她有力量独自面对未来的生活,让她有信心按照自己的天性成长为最好的自己。原来,爱和尊重才是孩子心底最渴望的起跑线。

这几天的读者调查中,有个妈妈留言说“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是孩子从家庭走向社会的起点,我理解的起跑线是应该是良好的家庭教育,才可以让孩子振翅高飞”,也有妈妈留言说:“人生什么时候都是起跑线”。也许这个问题很难有标准答案,如果我们的特刊能引发每个家长的反思,那其实就是家庭教育的新的起跑线了。
 
 
 
 
 
Tips

接下来一周的时间里,我们将在微信公共账号中分享中国教育报-家庭教育起跑线特刊:

1、全民误读“起跑线”

2、“虎妈猫爸”扭曲“起跑线”

3、认识天性看清“起跑线”

4、读懂孩子赢在“起跑线”

敬请关注~

 

(注:封面图片中的女孩就是文中那个懂事的女儿,愿幸福~)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