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高考改革,贵在蹄疾步稳(凭栏处)

发布时间:2015-06-04      来源: 人民网    点击:

再过几天,高考就要鸣铃开考了,全国各地数百万考生将为各自的光荣与梦想展开激烈竞争。虽说高考很紧张,很苦也很累,但只要成功挺过了这一大关,那么他们的人生就会大不一样。因此,我们希望全国所有考生都能顺利应考,好好发挥,如愿以偿,朝理想进发。

  为了更好地帮助考生实现他们的理想,在全力确保公平、公开和公正的大前提下,我国这些年来不断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其中尤以上海市和浙江省的2017年高考改革方案最具代表性。总体来看,沪浙新高考方案的两大共同亮点是招录更加多元的进一步“去独木桥化”和高考科目实行组合的“选考制”。作为国家高考改革的先行实验区,沪浙的新高考方案承载着我国高考改革的重要使命。

  进一步“去独木桥化”意味着考生上大学之路更加宽广,比如他们既可以通过更多的自主招生渠道入学,也可以通过传统的常规方式入学。“选考制”则意味着由于选报的高校和专业不同,考生必考的高考科目不一样,这就让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更适合他们的科目应考。虽然由于刚开始实行“选考制”,一些高校、一些专业的选考科目组合设置还需优化,但毕竟突破了旧有的“一张卷子”,让我们真切地看到了全国高考改革的一个新方向。

  由于高考改革不仅事关考生和他们家庭的切身利益,而且还关乎社会和国家的共同利益,所以高考改革的每一步都要仔细权衡、做好顶层设计。而且,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来看高考改革,都会有不同的看法,所以高考改革推进的方方面面都需要非常谨慎。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推进高考改革就畏难。事实上,回顾最近这10年高考改革,我们便能够清晰地看到推进的幅度很大,速度也快。而且,针对改革中存在和新出现的重大问题,国家一方面及时启动修正,堵住了重大漏洞,比如高考加分和自主招生政策的显著收紧,另一面出台了新政策,为考生助飞,比如一系列的“高考扶贫”计划。

  客观来说,我国高考改革虽然取得了令人振奋的进展,但我们还须在稳妥推进的基础上快马加鞭,把高考改革进一步引向深化。比如,应该给高校和考生更多的互相选择的权力,也就是允许考生可以同时报考若干所高校,最终选择自己最满意的高校入学——这不仅有利于确保考生权益的最大化,而且还有利于通过考生“以脚投票”切实激发高校的生存危机感和改革与发展的强劲动力。再比如,高校自主设置的高考科目选择要更加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不能在没有严格论证的情况下确定。此外,高校的自主招生要透明化,从规章制度上严防自主招生成为腐败的空间。与此同时,国家立法机关还需要根据新出现的情况及时修改、完善相关法律,为高考改革保驾护航。

  我国高考改革是一项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蹄疾步稳,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推进。高考改革尤其要紧紧围绕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要求,在有序推进的基础上,逐步完善我国高校的招生录取体制。


  《 人民日报 》( 2015年06月04日 18 版)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