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成长与发展深受所处时代媒体环境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媒体,绝非仅仅是图文声像信息的传播载体,更重要的是思想舆论、价值观念的传输通道。传播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作用也至关重要。北京大学的张红梅、陈平对全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体使用的现状进行调查,与时俱进地探究了各类媒体的传播规律和教育功用。
该研究主要通过标准化的问卷调查和结构化的个案访谈两种方式进行。研究发出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58份。统计分析后,探究就统计结果中的一些疑问和难以解释的地方对访谈对象进行了进一步的访谈。
研究发现:
在面临学业问题时,约56%的学生会选择首先求助于百度、CNKI等网络或专业数据库搜索引擎。这一数据说明,信息技术对学生的思维习惯、问题解决方式的影响已经十分深刻。
对于通讯工具的选择,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手持终端通讯设备已经成为主流。其余的通讯手段也大多可以通过手机实现。
在媒体使用手段中,大学生能够接触的不仅有微信、微博之类的新媒体,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手段也依然是大学生可能的选项。
在公共网站的使用中,大学生的新闻资讯获取渠道大部分是商业门户网站和社交娱乐网站,登录官方媒体设置的新闻资讯网站的可能性较低。
在对校园媒体的评价中,橱窗展板、海报等媒体虽然属于典型的平面纸媒,但被学生使用的可能性均高于校园广播电视和报刊杂志。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想真正起到引领青年思想潮流的作用,就必须主动出击,认真分析大学生的媒体使用习惯和兴趣爱好特点,将各种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媒体手段合理、适度地引入到思想教育工作中来。同时也需要注意协调虚拟与现实的关系、坚守传统媒体核心准则、反思新媒体适切程度、拓展手持终端功能价值以及提升网站媒体交互水平。
作者 | 张红梅 陈平
期刊 |《思想教育研究》2014年3月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