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陈伟:尊重孩子,从拒绝“逗小孩”做起

发布时间:2015-05-30      来源: 人民网 新京报    点击:

■ 来论

  日前,在广西发生一起悲剧,一位大人逗弄自己2岁的侄子喝酒,结果孩子喝下一两米酒后呕吐、抽搐、脸色发黑,经诊断为酒精中毒,继发性脑损伤。而在四川也发生另一幕悲剧:父亲逗孩子喝下了二两白酒,结果孩子因急性酒精中毒抢救无效身亡。

  就此,昨日《广州日报》刊登了主题为中国式“逗小孩”的调查,25%的受访者表示,印象中自己小时候被灌过酒,“对小孩说‘妈妈不要你了’”是受访者选出的最常见“逗小孩”做法。排在第二位的是“不熟悉的人亲小孩或者摸小孩的脸”,比例为16.1%。“弹男孩‘小鸡鸡’”被受访者选为最讨厌的“逗小孩”做法。

  在中国,大人逗弄孩子是一种常见现象。大人利用孩子不谙世事,像耍猴一样耍孩子,这在农村中较为多见。而在城市里,对孩子更多是一些言语的戏弄。在许多大人看来,这些逗小孩的做法,不过是一种玩笑。不过,这些玩笑到孩子身上,却有可能变成实实在在的伤害。

  大人“逗小孩”,说到底是缺乏对孩子的尊重。大人把孩子当成一个玩物,而非一个有情感、有独立人格的个体,一些大人甚至把孩子逗得一脸窘相当成一种开心的事。不过孩子一次次被欺骗、被戏弄以后,不仅自尊心受伤,恐怕还将失去对成人世界的信任。

  我们的传统文化中,自古就缺乏对于孩子权利的平等与尊重。大人之于孩子,多是居高临下,在智商上大人认为自己有相对于孩子的优越感,可以对孩子任意摆布。很少人能把自己降到与孩子平等的高度上对话,小心翼翼地照顾孩子的感受。

  孩子得不到尊重,他也就不能学会尊重他人,这或许就是成人世界里很多人不懂得尊重别人的根源所在。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成年人,难道不该去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吗?尊重孩子,请从拒绝“逗小孩”做起。

  □陈伟(法律从业者)

(原标题:尊重孩子,从拒绝“逗小孩”做起)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