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内向的孩子如何学会交际?

发布时间:2015-05-25      来源: 中国教育报    点击:

欢迎关注“家庭教育之声”

共同寻找家庭教育真智慧

 

导读
孩子性格内向,不爱交际怎么办?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耐基认为:人们在未来社会要取得成功,源于30%的才能加上70%的人际协调能力。因此,要想让孩子在未来社会中能够顺利的立足,家长就应该在孩子小的时候教给他们一些基本的人际交往技能。来看看本文中的这位妈妈如何让内向的孩子学会一些基本的交际方法。
儿子洋洋聪明伶俐,学习优秀,是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但唯一让我担忧的是,他生性内向,不擅长与人交往。平常的时候,不管在学校还是在家里,就喜欢一个人呆着,从不主动与别的孩子接触。家里来了客人,他也是只管自己玩,不知道招呼客人。他的这种个性,直接影响了他性格的养成,与擅长交际的孩子相比他少些活泼开朗,多些自闭与沉默。
 
儿子的这种状况让我有点担心,我怕他长大后会成为一个不善交际,不懂得与人相处的人。要知道,人是社会的动物,要在社会上生存,就得学会与人打交道,如果这方面出现短板,将来他的人生肯定会遇到问题。
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交际环境
家里来客人,我将他介绍给客人,教他问候客人,让他给客人端茶倒水。客人走的时候,教他去送客人,给客人说再见,让人下次再来。刚开始做这些的时候,内向的洋洋很是害羞,总是迈不出那一步,紧张得说话都有点结巴。但锻炼了几次后,他便彻底放松了,在我的有意识的引导下,之后再来了客人,不用我说,他也知道招待客人了。客人见他乖巧伶俐,都夸他懂事。受了客人的夸奖,有了自信的他,招待起客人更能应付自如了。
 
 
鼓励孩子多和同伴玩
看着他性格在一点点改变,欣慰之下我趁热打铁鼓励他带小朋友来家里玩,或者去小朋友家做客。然而性格内向害羞的他,却总是不好意思邀请小朋友,更不好意思向小朋友提出去他们家玩。看着他为难的样子,我决定助他一臂之力,私下里安排对门邻居家与他同龄的牛牛邀请他去他家玩。
 
牛牛的邀请让洋洋很意外,禁不住牛牛的再三邀请,洋洋终于答应去他家玩。但不擅长交际的他,又怕自己去牛牛家玩表现不得体,让牛牛的家人笑话他,于是便来向我求教,让我告诉他一些去别人家做客的注意事项,免得他到时出糗。
适时地教给孩子一些交际方法
 
洋洋的请求正中我下怀,于是如此这般地我将儿子给调教了一番。得了“真传”的他,便信心满满地去牛牛家做客了。在牛牛家玩了一个小时,回来后洋洋很兴奋,说在牛牛家玩的很开心,牛牛妈待他很热情。我问他有没有按我说的做,他说:“放心吧老妈,我都按你说的做了,进门先问阿姨好,在牛牛的房间玩耍,我都是很注意的,玩过的玩具我都会给牛牛整理好,牛牛妈还夸我懂事呢。”
 
儿子的话让我很欣慰。之后我悄悄地问牛牛妈;“我家那小子在你家表现咋样?”

 

“不错啊,表现得体大方,很懂礼貌。就是有点太过害羞,以后多锻炼下就好。”牛牛妈笑着说。

 
有了这次历练,之后的日子,洋洋常去牛牛家做客,而牛牛,也常常被洋洋邀请到我家来玩。两个小朋友在一起写作业,玩游戏,看动画片,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在活泼好动的牛牛影响下,洋洋的性格也变得开朗了许多,变得喜欢交际了,常常与牛牛去楼下找小朋友玩。
给孩子创造更多的沟通机会
看着洋洋渐渐进入了状态,以后的日子,我在生活中便有意识地给他历练的机会。家里缺油少盐了,我会打发他去附近的超市采买;在小区里遇到熟人,我会让他主动去跟人打招呼,礼貌地跟人问好;带他去小区公园玩,我会鼓励他主动去找小朋友玩。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的苦心调教下,半年的时间,洋洋变成了一个爱交际,善交际的孩子,性格也从以前的内向不善言词,变成了一个开朗活泼的阳光少年。看着学习成绩优秀,活泼开朗的儿子,我的心里满怀成就感。
教孩子学交际
1、分享——懂得分享的孩子在生活和游戏中很容易找到合适的伙伴。

2、注意仪表整洁——让孩子在吃饭、外出时都养成礼貌、整洁的习惯,他才更容易得到别人的接纳。

3、遵守规则——一旦孩子养成了遵守游戏规则的好习惯,他在与家庭外成员交往时,也就容易运用普遍的行为准则来约束自己。
 
4、学会沟通——要多鼓励孩子说出他的想法、表达自己的感受。
 
5、自信——自信的孩子性格开朗更容易交到朋友。
 
6、友善的姿势——友善的态度和姿势更容易让人亲近。
 

原文来自中国教育报读者投稿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