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博客】曾颖:乡下表叔10块钱红包背后的穷人尊严

发布时间:2015-05-25      来源: 曾颖博客 思享学人    点击:


乡下的表叔又来了,送来两块自制的腊肉和几把面条,还有我们最爱吃但城里菜市里不易买到的油菜头,临走,还给每个侄孙儿女发一个红包,红包也是自制的,用红纸和带着粮食香气的浆糊粘合而成,上面用毛笔工整地写着孩子的名字以及"新年快乐、健康成长"之类的文字,里面装着一张崭新的十元钞票。这是他多年如一的规定动作,在距春节前十几天一定要完成,然后心满意足地回家,整个正月不进城里来。因为这样,可以躲开亲戚们给他的孙子发红包,他这样的举动,还包括亲戚们每一次婚丧嫁娶的酒席,他通常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送最大一份贺礼,但这份贺礼与另外的贺礼相比,也如他的压岁红包与别的压岁红包之间的的差异一样,他为了不占一个酒席位子,而总是悄悄躲得很远。他不想被人当成空手套白狼的穷亲戚。

对于被一年比一年更厚的红包撑大了胃口的孩子们来说,表爷爷那个外表土气且身材瘦小的红包引来的轻视与不屑是可想而知的,拿到表爷爷的红包后,性格内敛一点的孩子,将红包在脸上扇扇,做个鬼脸坏坏地笑一下;而性情外露一点的,则撇撇嘴,有声或无声地说一声:"抠门"。对于这些在银行账户上积累的压岁钱都超五位数的小富翁们来说,这十元钱的小红包,实在太小了。而在这个以大小论红包美丑的时代,它的不招待见,也是显而易见的,它决定了某些侄孙儿们对这位表爷爷的观感。

表叔也是知道孩子们对他的看法,但他从不计较,也不争辩,更不会向孩子们解释这10元钱需要他卖5斤米,这5斤米需要收8斤谷子,8斤谷子需要他在1.5平方米的稻田耕种收割忙活几季,他全家可以凭此过两天的生活。在发完红包之后,他总半是愉悦半是遗憾地离开,让观者心中有一种空落落的感觉。

表兄妹们似乎也有此同感,有人曾当面对表叔说让他今后别再给孩子们发红包。表叔总是笑笑,说:"这大过年的,给孩子们送个祝福,添点喜气,你总不能让我们这些穷人,连祝福别人的权利都没有了吧?"他说这话时的表情,平静得让说者在心中暗骂自己混蛋,并忍不住向自己提这样一个问题:现在,许多人都把压岁钱和春节贺礼搞得跟军备竞赛似的,你砸过去三百五百,我报复性地回五百一千。心里并不完全情愿,而嘴里却笑嘻嘻。这样的结果,是红包越来越厚,而人情却越来越薄,亲情中一些温暖的东西在悄悄变冷变淡。每个人都在抱怨不妥,但却没有一个人愿意从自己开始着手改变。

表叔坚持给孩子们发红包,是为了感谢城里的亲戚们在他前些年做胃切除手术时对他的资助。他知道,就数量而言,那些钱是他这辈子永远不可能还得清的。但他多年来很上心地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却是我们永远无法做到的。仅举一个小例,如果让城里的亲戚们给他的孙子写一个红包,估计有七成以上的人,不打电话问一下是难以准确书写孩子的名字的。

捡起孩子们扔掉的那些写着他们名字的红包,感受表面如表叔皮肤般粗拙的外表,想象此前几天的某个黄昏,坐在夕阳下的小院里制作它们时,表叔缓慢但心满意足的表情。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仪式感--那是一个穷人不应该被轻视的亲情与尊严。

文章来源:作者博客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