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莫让优裕的生活害了孩子

发布时间:2015-05-19      来源: 家庭教育之声    点击:

欢迎关注“家庭教育之声”

共同寻找家庭教育真智慧

 

 
 
 
 
 
 
 
 
 
 
莫让优裕的生活害了孩子
 
 
 
 
 
 
 
 
 
  有个牧场主人,叫孩子每天在牧场上辛勤地工作,朋友对他说:“你不需要让孩子如此辛苦,农作物一样会长得很好的。”牧场主人回答说:“我不是在培养农作物,我是在培养我的孩子。”
  
  原来培养孩子,是要让他吃点苦头的。
  
  日本的一家动物园里,一个常年喂养猴子的人,不是将食物好好地摆在那儿,而是费尽心思,将食物放在一个树洞里,猴子很难吃到。正因为吃不到,猴子反而想尽了办法要去吃,猴子整天为吃而琢磨,后来终于学会了用树枝努力地去够,把东西从树洞里够出来。
  
  别人都很奇怪,对养猴子的人说:“你不该如此喂养猴子。”养猴子的人却说,这种食物猴子是很没有胃口的。平时,把它摆在猴子跟前,猴子连看都懒得看,它也根本不会去吃。只有用这种办法去喂它,让它很费劲地够着吃,它才会去吃。你越是让它够不着,它才越会努力去够。正因为猴子们很难得到它,在得到它时,才会珍惜。是珍惜使不好的东西变为了好东西。
  
  养猴子的人,从日常生活中都发现了一个真理,只有努力去够的东西,才是好东西。
  
  

由这两个小故事我联想到了现代家庭教育,我们现在不少父母“爱”孩子的做法不是把孩子培养成“龙”,而恰恰是培养成了“虫”。

  

  仔细想想,我们的家庭教育主要是爱的方式不对,比如我们中国的家长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陪读”、“侍读”,专当孩子的后勤。过分溺爱将造成娇生惯养,使孩子丧失自强的信心和能力。

  

  亲子之爱,人皆有之。望子成龙,将来在社会有所作为,也是人之常情。但许多家长不顾客观实际,生活上对孩子有求必应,处处溺爱孩子,使孩子成了养尊处优的“小皇帝”。殊不知,这并不是爱孩子,而是在害孩子。优裕的生活容易养成孩子的“现代懒惰”,容易消磨孩子的意志,扼杀他们的奋斗精神,无益于孩子成才。因此,家庭教育必须补上重要的一课——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具体而言,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Tips

1、该碰的钉子要让他碰。孩子初来人世,单纯幼稚,假如家长处处都替他安排得天衣无缝,就如鱼儿生下来就好意为它套上一个救生圈,后果会怎样呢?

  

  2、该绕的弯路要让他绕。家长提供的捷径孩子未必买账,即使走在捷径上他也不一定能塌实,反而会对自己设计的路难以忘怀。而且,没有过程的结局、没有挫折的成功,就像凭空给了中国足球队一个世界冠军称号,有什么意义呢?

  

  3、该受的苦、累要让他受。要让孩子知道一切幸福都来之不易。否则,他就不会珍惜、理解,导致身在福中不知福。

  

  4、该动的脑子要让他动。孩子有自己的思维,应该给他们一定的空间,一来可以锻炼他们的应变能力,二来也可以让他们懂得生活的甘苦。

 

原文来自网络

家庭教育见习编辑 张青格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